免费国产v片在线,91久久偷偷做嫩草免费看,久久6久久66热这里只是精品,亚洲国产韩国欧美在线

        吉林省博物院的“鎮(zhèn)館之寶”

        逝然陌

        吉林省博物院的“鎮(zhèn)館之寶”

        對任何一家博物館來說,都少不了要有幾件“鎮(zhèn)館之寶”,那是一個博物館的靈魂所在。對普通人來說,這些“鎮(zhèn)館之寶”頗具神秘色彩,有著莫大的吸引力。

        那么,吉林的博物館里都有哪些重量級的文物呢?

        吉林省博物院屬于國家一級博物館,位于長春市凈月區(qū)永順路1666號。它是一座歷史與藝術博物館,建筑面積3.2萬平方米,吉林省博物院現(xiàn)有文物藏品12萬余件,其中一級文物295件。其中高句麗、渤海、遼金時期的文物以及中國歷代書法繪畫、東北抗日聯(lián)軍文物在全國占有重要地位。

        1、錯金銀“丙午神鉤”

        錯金銀“丙午神鉤”,銅帶鉤長15.7厘米,通體錯金銀,寶石鑲嵌,造型精美,鑄工精巧。

        仔細看它的正面,竟雕著一位鳥喙神人,兩眼鑲嵌藍色寶石,額鑲一水滴狀綠松石?!吧袢恕睉阎须p手摟抱一條大魚,作正要吞食狀。魚通體以金銀絲填成鱗片,神奇的是,魚能上下活動卻不會脫落,它的背面一側錯金隸書銘文:“丙午神鉤 君必高遷”。

        據(jù)介紹,此帶鉤被專家確定為東漢時期的文物,可以看出東漢錯金銀工藝的水平已經(jīng)相當了不得,現(xiàn)代人都會為之嘆服。

        2、白玉耳杯

        之所以叫做“耳杯”,是因為它的兩邊各有一條微微翹起的“羽”,就好像杯子的“耳朵”一樣。

        這種器皿在戰(zhàn)國至兩漢時期最為流行,既可以用來盛放肉湯,也可以用來盛酒,目前出土的耳杯中,用玉制作成的十分罕見。

        這件白玉耳杯是1958年在集安市出土的。專家們認為,它不是高句麗自己的產(chǎn)物,很可能是中原王朝賞賜給高官貴人的禮物。

        小小的白玉耳杯,從中原輾轉來到東北邊疆,行程萬水千山,時隔兩千余年,仍然端莊優(yōu)美,美白如初,稱得上是漢魏玉器中的精品。

        3、渤海金帶銙(kuǎ)

        渤海國是東北地區(qū)的古代少數(shù)民族政權之一。歷史上,渤海國長期以來都和唐王朝保持著朝貢關系,唐王朝君主也會賞賜給渤海國君臣一些物品。

        這條帶銙是在1971年出土于延邊和龍市,據(jù)專家推測,它很可能是唐中央政府賜予渤海地方官吏的禮品。

        帶銙是鑲嵌在腰帶上的飾物,唐代官員腰帶上的帶銙中,以玉帶銙為最高級,其次就是金帶銙。這套金帶銙共有18塊組件,都是純金制成,上面有很多凹槽,原本都鑲嵌一些綠松石和水晶珠,只可惜,隨著歲月流逝,一些寶石已經(jīng)散失了,但它仍向我們講述著那個古老政權的美麗故事。

        4、契丹文八角銅鏡

        這面銅鏡堪稱吉林省博物院的十大國寶之一。它是1971年6月,吉林省大安縣紅崗子公社永合大隊小學一名學生在勞動時,無意間挖出了這面銅鏡。

        銅鏡是青銅制品,呈八角形。銅鏡上有五行銘文,為契丹文,大意為“時不再來,命數(shù)由天;逝矣年華,紅顏白發(fā),脫超網(wǎng)塵,天相吉人。”這段文字的大意是鏡子的主人感嘆人生的短暫,和對過去美好事物的眷戀。

        銅鏡右上角邊刻有邊款“濟州錄事完顏通”七個漢字。這面銅鏡是有契丹文字最大、文字最多的一面銅鏡,對研究遼代各個方面都有極其重要的史料。

        5、定窯白釉梅瓶

        梅瓶,以小口、短頸、豐肩、瘦底、圈足為特征,造型優(yōu)美,可以說是中國瓷器的第一造型,歷史上幾乎各大窯系都有。

        據(jù)說梅瓶的得名就是口小僅能用來插梅花。當年宋代皇家講完經(jīng)之后,皇帝要招待大家吃喝,當時的酒,就是裝在這樣的瓶子里,所以它又叫“經(jīng)瓶”。

        這件定窯白釉梅瓶是1980年在吉林省舒蘭縣小城鄉(xiāng)完顏希尹家族墓地出土的。完顏希尹是女真族完顏部貴族,他的家族世代居住在今舒蘭市小城鄉(xiāng)附近。完顏希尹智謀超群,頗有才干,年輕時就跟隨金太祖完顏阿骨打南征北戰(zhàn),開疆拓土,屢建戰(zhàn)功,他積極倡導和學習漢文化,并創(chuàng)制了女真大字。

        6、金扣白玉腰帶

        金扣白玉腰帶于1958年扶余縣更新公社西山屯出土,上有金扣、金環(huán)、玉鉈尾、玉銙、金釘,并用金鉚釘連綴于馬尾帶上,玉銙均光素無紋,帶扣用黃金制成,帶中間佩掛一個海螺和兩枚金環(huán),上飾忍冬紋和卷云紋,并以珍珠紋為地,具有明顯的金代女真族風格。腰帶造型精美,工藝考究,目前,金墓中出土如此完整的玉帶在我國尚屬首次。

        在古代,革帶不僅是服飾,同時也是一種代表身份和地位的飾物,依等級高低,其帶銙質(zhì)地也分玉、犀、金、銀等。玉帶通常是指用玉裝飾,用皮革制成的腰帶,裝飾革帶用的玉制品又稱為“帶銙(ku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