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莆田“做十”風俗
傲瑤
莆田是福建地級市,古稱“興化”,又稱“莆陽”、“莆仙”,素有“海濱鄒魯”、“文獻名邦”之美譽,是福建省歷史文化名城。
農歷初三,你知道在莆田要做什么嗎?當然是“做十”。
“做十”是啥?原來就是“做壽”!
一年四季里只要是好日子,都是可以做壽的。但是,在莆仙,有一個習俗叫做,大年初三做大壽。因而,正月初三這一天被叫做“祝壽日”。
祝壽日
祝壽的日期,一般是這位老人的誕辰,但仙游和莆田沿海、平原、山區(qū)等地,各有不同的禮俗。仙游大部分地區(qū)和莆田華亭一帶,每年農歷正月初三為祝壽日。
據(jù)說這個風俗源于明嘉靖年間的倭寇之亂,莆仙人為避亂離家,正月初二回家掩埋受害的親人,初三為幸存的老者祝賀,后來就演變成了俗定的祝壽日。有的鄉(xiāng)村則把每年的正月初三作為祝壽日,也有的選雙月雙日作為祝壽日,仙游游洋、鐘山、象溪等山區(qū)送壽禮要在農歷十二月十六日至除夕之間的雙日。
莆田文化博大精深,做壽自然也是十分講究的。
關于年齡
壽誕禮儀是每當生日時舉行的人生禮儀,終生要做好多次。這些在生日時舉行的禮儀因年齡不同有所差別。雖然這些禮儀的中心都在于祝福,慶賀健康長壽,但小字輩一般不叫“壽禮”,而俗稱“過生日”。民眾認為,小孩子、青年人做壽是不妥的,要折壽,只有到一定年齡,即到了49歲以后,才能舉行壽禮。
祝壽,莆仙叫“做十”,年滿50歲開始,男逢九,女逢十(都是虛歲)舉辦壽慶。寡婦則同男人,逢九慶祝。
關于壽禮
壽禮通常有“壽龜”、“壽桃”、“長壽面”、“壽比南山壽幛”等,稱“暖壽”。
關于祝壽
祝壽一般分為兩天,在老人壽辰的前一天,兒女和媳婦、女婿給老人獻壽禮。
出嫁女兒送來祝壽禮盤,奉敬豬腿、壽面、衣帽鞋襪等壽禮。凡父母雙全的,必須備雙份壽禮。受拜者收禮物時,除衣帽襪外,“面食”類不能全收。
壽辰之日,做壽的老人晨起梳妝后,就進行拜壽儀式。時中堂上“壽燭”高燃,上懸紅底金字“壽”屏。做壽的老人正中而坐,兒子、兒媳、女兒、女婿、長孫、孫女等依長幼次序,一對一對跪拜。壽星給每人一封“紅包”作為回禮,最后舉行合家宴會。還要向左鄰右舍分送“壽龜”、“紅柑”、“壽餅”等。富戶擺設壽筵,宴請來祝壽的親戚好友。請道士做“誕生醮”,或演戲謝神,或放映電影以表慶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