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別稱典故(2)
戊寅
7、橘井
古時湖南郴州瘴病橫行,民不聊生。傳說一位叫蘇耽的放牛娃,他掌握了治療瘴病的草藥,并熱心地為百姓治病,而且分文不取。他的藥方主要一味是橘葉,橘樹可以說全身都是藥,能治療肺、胃、肝等部位的疾病。后來,蘇耽因為廣泛積德行善得以成仙升天。至今湖南郴州的蘇仙嶺即為紀念蘇耽而得名,蘇仙嶺到處可尋仙蹤,如神仙的出生地點白鹿洞、神仙升天的升天石,還有望母松、仙棋盤等,市內還有橘井遺跡。
據說蘇仙公在修煉得道,行將升天成仙之際告訴老母:明年將有疫病流行,可用院中的橘葉,和著井水煮成湯液,讓鄉(xiāng)人服用便可免受其害。其母牢記兒子托付,當來年疫病發(fā)威時,就采擷橘葉,放在井水里煎煮成汁,讓鄉(xiāng)民們服用,從而避免了疫病的侵害。鄉(xiāng)人感念蘇仙公的恩德,將橘井泉香的故事廣為傳播,其厚生愛民的情懷,一直為后人稱頌,“橘井”也就成為了中醫(yī)的別稱。據說當代中醫(yī)藥學大師葉橘泉先生之名也出自此典故。
8、“虎撐”
“虎撐”是舊時行醫(yī)者手執(zhí)的一種又叫作“串鈴”、“虎銜”和“報君知”的物件,也可以說是一種廣告形式。過去的行醫(yī)賣藥者都視“虎撐”為護身符。
相傳“藥王”孫思邈有一次進山為人治病時,被一只猛虎擋住去路。當時他要逃跑已經來不及,拿起挑草藥的扁擔準備搏斗。這時,他發(fā)現老虎俯伏在地上,并不追撲他,只是張開大口。孫思邈發(fā)現,老虎眼里露出哀求的神色,并不住地向他點頭,像是在向他求助。出于職業(yè)的敏感,孫思邈帶著驚奇,走近老虎細看,只見老虎喉嚨里橫著一根白色的東西,原來是一根很大的獸骨卡住了老虎的喉嚨。他想為老虎掏出獸骨,卻又怕虎性發(fā)作咬斷他的手臂。忽然他想起藥擔子上有只銅圈,就取來放進虎口撐住老虎的上下顎。在老虎銜著銅圈時伸手從銅圈中取出獸骨并為老虎的傷處敷上藥物,然后再取出銅圈。治愈的老虎搖尾點頭,似乎表示感謝,隨后轉身而去。
此事傳出后,江湖行醫(yī)的人們紛紛效仿孫思邈,銅圈便成了外出時的必備之物,后人逐漸將銅圈改成手搖的響器,一來可以作為行醫(yī)的標志,表示自己是能醫(yī)龍治虎的藥王弟子;二來是因為孫思邈用這只銅圈救了老虎而沒被吃掉,郎中便把它作為保護自己行醫(yī)的護身符了。
抓藥的來歷
抓藥這一典故來源于唐代“藥王”孫思邈。他經常外出行醫(yī)采藥,無論走到哪里,只要有好的藥材,他就不畏艱難困苦地去采藥。因為采的藥材很多,它們的性味功用又不相同,所以不能混雜放在一起。為了便于分類放置和使用,他就特意做了一個圍身,在圍身上縫制了許多小口袋,凡采到一種藥材,就裝到一個小口袋里,使用起來就方便多了。
有一次,孫思邈行醫(yī)采藥來到一個村莊。忽然間一陣狗叫,只見有一婦女躺在地上,嘴里不斷發(fā)出“哎呀”的痛苦喊聲。原來這位婦女的小腿被狗咬傷了,鮮血直流。孫思邈急忙從圍身口袋里拿出一種藥來,給這位婦女敷上,不大一會,這位婦女小腿上的血止住了,疼痛也減輕了許多。她的丈夫趕來,見此情景,十分感激,忙拜謝這位醫(yī)生的救治之恩。孫思邈藥王就是這樣采藥走到哪里,行醫(yī)治病到哪里。他給病人診治后,就從口袋里拿出藥來,因為藥物配伍不需要很多,總是從小袋里一小撮一小撮地抓出來,所以人們就把它叫“抓藥”。
后來,人們開藥店,為了使眾多藥物不易混雜,更便于分類取藥,店主也仿照“藥王”的辦法,將藥柜內做成一個個小抽屜,小抽屜里再隔成三四個方格,來貯藏放置各種藥材。小抽屜的外邊寫上中藥名稱,以便記取,免于混淆。直至今天,病人到藥店買藥時,有的地方仍叫“抓藥”。
除了上面介紹的以外,還有喻指良醫(yī)的“折肱”、“和緩”,喻指醫(yī)術高明“上池”、“窺垣等。這些中醫(yī)藥典故,同樣包含了中醫(yī)藥文化博大精深的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