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天水伏羲文化節(jié)(3)
志遠醬
在天水伏羲文化節(jié)眾多的節(jié)慶活動中,最引人矚目的是公祭伏羲大典,整場大典由擊鼓鳴鐘、恭讀祭文、樂舞告祭、敬獻花籃、瞻仰圣像等多個部分組成,內(nèi)容豐富,儀式隆重。其中規(guī)模盛大的古樂舞表演是最大的看點。在鼓樂聲聲、香煙裊裊之中,鄉(xiāng)能賢達率眾施行迎獻飯、獻果品、祭茶酒、焚香、叩拜等傳統(tǒng)民間禮儀。2006年,甘肅省天水伏羲廟祭祀禮儀入選國家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這也是目前甘肅省唯一入選國家“非遺”的民俗禮儀。
天水伏羲文化節(jié),不僅是祭拜祖先的盛典,也是一場傳統(tǒng)文化的盛宴,同時也貼近群眾,成為天水市人民的歡樂節(jié)。公祭大典當天,鼓樂喧天,人頭攢動,一派喜慶氣氛。民間民俗文藝表演隊伍從市區(qū)東邊的天水市政府大院出發(fā),一路展演,緩緩向城區(qū)西邊的伏羲廟行進。隊伍前列是一幅巨大的由眾人簇擁著的伏羲畫像,其身后是身穿黑衣黑褲,按8行8列排著的64人的方陣,每人手上都舉著伏羲八卦中的64卦爻的旗幡。表演隊伍中有朝拜玉皇的古樂朝山隊,有祈天降雨的夾板鼓隊,有敦煌舞樂隊,有衣著秦朝兵士服飾的小學生隊伍,有大學生摹仿原始人動作組成的遠古先民隊,有老年社火隊和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中不可少的雄獅隊及舞龍隊。而其中最具地方特色的就是武山旋鼓隊和秦城夾板鼓隊的表演。
武山旋鼓大約由三、四十人組成,都身穿黃綢衣褲,象征著龍的傳人。他們一手握鼓錘,一手持一把扇形羊皮鼓,雖然鼓身嬌小,但那激昂奔放的旋律,那快速回旋著的鏗鏘跳躍的舞姿,將西北人的豪邁及對先祖的崇敬之情表達得淋漓盡致,也使每一個觀者隨之激動、振奮。據(jù)說這種小小的旋鼓也有悠久的歷史,它原本是牧羊人遭遇狼群時發(fā)出求救信號的工具,隨后使用價值逐漸弱化,而其原始風貌的完整保存也為其增添了古樸的藝術(shù)氣息,逐步登上了文藝舞臺,并頻頻出現(xiàn)在國內(nèi)國際各大型活動中。今天,他們在這里,以這昂揚的鼓聲,盡情地傾吐著對先祖伏羲的敬仰、崇拜和贊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