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文化 探索清源山民俗(5)
美人骨
火鼎公火鼎婆
"火鼎公火鼎婆"由3人表演:火鼎公手執(zhí)橘木長煙管;火鼎婆手執(zhí)大圓蒲扇;村姑身著襟衣和寬筒褲,腳穿繡花軟底布鞋,肩挑一擔用繩子扎系的木柴,屬"丫環(huán)"打扮。公與婆抬著用長竹竿架著的大鐵鼎,鼎中火焰熊熊,隨著民間小調"十花串"等樂曲的節(jié)奏,在觀看踩街的人巷中穿行起舞,以滑稽的動作、幽默的語言同觀眾交流逗樂。村姑隨其身后,挑著柴擔,踏著舞步緊相配合。這個舞蹈寓意是盼望日子過得興旺紅火。
驢子探親
驢子探親由4人表演,一對丑角打扮的老公婆身上綁著用竹、紙裱制的"驢子",作騎驢狀;老夫牽驢,后面跟著女兒和"憨女婿"。情節(jié)大致是老公婆因女兒婚事與親家發(fā)生爭吵,帶著女兒等騎驢要到男方家評理。舞蹈表現(xiàn)了這一家4口人在路上的情景:活潑、詼諧,妙趣橫生。"驢子探親"最早在清末的民間社火"妝人"表演中已出現(xiàn)。
車鼓舞
"車鼓舞"的表演形式各地差異較大;有一車鼓公和一車鼓婆抬著一個用竹篾做的大鼓,作顛顫進退的對舞表演;有一老頭打大鼓,兩小生打小鼓,一車鼓公打銅鑼,一車鼓婆打拍板的群舞表演,有車鼓公打大鼓,車鼓婆敲銅鉦的隊舞表演,有將大鼓置于架上,配以鐘、鑼、鈸、大吹,二人扮丑、旦,執(zhí)扇子的雙人舞表演;有將鼓置轎亭上,二人扮老夫妻面對面抬鼓,一人居中司鼓的三人舞表演(也稱"鼓亭公婆")等。動作大多吸收戲曲科步。音樂多采用民間小調,如。"車鼓調"、"四季歌"、"更鼓調"等。隊舞陣容壯觀,整齊劃一,氣氛熱烈。近幾年鯉城部分郊區(qū)從"車鼓舞"中的"車鼓婆"發(fā)展為"車鼓婆舞隊",其舞步獨特,別有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