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國家10個令人驚訝的愛情老習俗
捻碎溫柔
西方國家10個令人驚訝的愛情老習俗
1、愛之勺
男子求婚時送女子愛之勺的習俗起源于16世紀的威爾士。然而,這個傳統(tǒng)并不局限于威爾士這一個國家,它遍及歐洲,特別是在凱爾特大受歡迎。送愛之勺和送花束具有一樣的意義。通常情況下,愛之勺是年輕人在長時間的航?;蚨斓募乓估镏谱鞯?。只用一塊木片即可雕刻愛之勺,勺柄也總是被裝飾一新。
如果女方接受了愛之勺,就意味著她回應(yīng)了男方的求愛,他們的戀愛也以此為始,據(jù)說這就是“談情說愛”這個詞的來源。如果這對情侶覺得彼此適合并決定永遠在一起,他們就會把愛之勺掛在家里的某面墻上,如同現(xiàn)在把結(jié)婚照掛在墻上那樣。
2、情人之眼
情人之眼,也稱”眼睛微型畫”,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風行于富家子弟間的定情信物。情人之眼是贈送者眼睛的肖像畫,用來送給他們的情人。顧名思義,情人之眼只露出了贈送人的眼睛,因而受禮者可以當眾佩戴,不用擔心被人認出他們的愛人是誰。
這些眼睛微型畫從幾毫米到幾厘米不等,有的用水彩繪在象牙上,有的用水粉畫在卡片上。它們常被嵌在戒指、吊墜、胸針、鼻煙盒、牙簽盒上。
據(jù)傳說,最早的情人之眼是18世紀末威爾士親王精心設(shè)計的,他就是后來的喬治四世。他被瑪麗亞·費茲赫伯特迷倒了。盡管她兩次喪偶,還是個羅馬天主教徒。但是,瑪利亞對親王的示愛毫無回應(yīng)。因而,親王自編自導(dǎo)了一次為情自殺的戲碼。這以后瑪利亞回心轉(zhuǎn)意,同意了他的求婚。盡管這樣,瑪利亞很快又改變了主意,大概是她明白了要想國王同意他倆結(jié)婚是很困難的。特別是像她這種,兩度喪偶,還是個羅馬天主教徒的人。她很快離開了歐洲。
然而,威爾士親王十分堅持。1785年11月,他再次向她求婚,還把他眼睛的肖像畫嵌在項墜里一并寄給了她。隨附的便條上寫著,”p。S:我寄了包裹給你還把一只眼睛寄過來了。如果你還沒徹底忘掉我的音容笑貌,我想這畫像會使你想起我?!睙o論是眼睛微型畫還是便條打動了瑪利亞的心,最終它成功了,因為她很快就答應(yīng)了親王的求婚。1785年12月,他們秘密結(jié)了婚。不久,眼睛微型畫在上流社會盛行起來。如今,不到1000個情人之眼被保存下來。
3、求愛木棍
新英格蘭早期,由于社會規(guī)矩十分嚴格,年輕人的戀愛很是艱難。情侶不準單獨見面,男方只有拜訪女方的家才能見到心上人。而在那個年代,房子基本上都很小,所有家庭成員都圍坐在同一個集會房間的火爐旁,這為情侶之間說悄悄話帶來諸多不便。由此,求愛木棍(也稱求愛之管)便被發(fā)明,并漸趨流行。
求愛木棍是一個中空的管道,2-2.5米(6-8英尺)長,直徑約2.5厘米(1英寸),配有兩個話筒和兩個聽筒。情侶必須坐在壁爐兩端,才能使用求愛木棍將甜言蜜語傳至心愛的人耳中。要想聽到男方的話,女方就得將求愛木棍的一端放置耳邊;而男方若想聽到女方的回應(yīng),也得如此。這樣一來,即使所有的家庭成員都呆在同一個房間,他們也無法知曉情侶之間的秘密話語。
4、晨衣
在中世紀的德國,男女結(jié)婚意味著這兩家人要交換大量的禮物。新郎向新娘的父親提交“聘金”(即一定數(shù)量的金錢、地產(chǎn)或其他形式的財產(chǎn)),而新娘的父親也會給予這對新人一些東西作為回禮。在所有禮物中最有趣的或許就是新郎送給新娘的禮物——晨衣,也被稱作“清晨的禮物”(依照法律,價值通常是嫁妝的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
通常情況下,在同房后的第二天早晨新郎會將禮物送給新娘。晨衣本質(zhì)上是對女人貞潔的回報,當然,只有丈夫證明了貞潔的存在,妻子才能得到晨衣。在中世紀早期,同房讓婚姻變得真實,而晨衣,實際上就是最后的確認。
5、情人節(jié)醋酸卡
情人節(jié)惡意卡片,又稱為“情人節(jié)醋酸卡”,最早出現(xiàn)于19世紀,被用來表達人們內(nèi)心羞恥的想法。與普通情人節(jié)卡片完全不同的是,醋酸卡紙質(zhì)粗糙廉價,附有具諷刺意味的圖片以及四至六行打油詩,以此來描述或蔑視收件人的人格。這種卡片可用于侮辱任何對象,無論是禿頭還是社會名人,通通都屢試不爽。最極端的醋酸卡甚至會在字里行間透露希望收件人自殺的念頭。醋酸卡的攻擊對象多樣,可以是鄰居、仇人、老師,也可以是你想拒絕的追求者。
比如,有一張卡片上畫了一個光頭男人,而他的光頭四周擠滿了類似于蒼蠅、飛蛾之類的昆蟲。下面附有一首打油詩:光頭!無論哪種場合,你油光發(fā)亮的禿頭都會吸引他人眼球,而你對頭頂一根寂寥發(fā)絲的溫柔關(guān)懷,使得你在人群中格外扎眼。
情人節(jié)醋酸卡在19世紀40年代至19世紀80年代風靡一時,而它們與今日我們所用的甜美花邊情人節(jié)卡生產(chǎn)于同樣的公司。在這里要指出的是在出現(xiàn)粘貼郵票之前,郵件傳遞是由收件人收費,而不是寄件人。那也就意味著收件人不僅要收到侮辱自己的信件,還要為自己所受到的侮辱買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