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樂器的八音指的是什么(2)
猴哥
四、竹類樂器
竹是指竹類制成的樂器,主要有簫,笛,和管。其實比較簡單的區(qū)別是直吹為簫,橫吹為笛,二者雖然都是竹子作成的樂器,但性質和音色各有巧妙不同。如果想要進一步辨別簫和笛的不同,在于笛有膜,出音特別嘹亮,而簫無膜孔,音色柔和。在竹制的古樂器中,最重要的是排簫,它有發(fā)標準音的功用。
五、匏類樂器
有一種葫蘆叫匏瓜,古人用干老的匏瓜制成樂器,就是匏類樂器。匏類樂器包括笙和竽等簧片樂器。笙是和聲樂器而竽形狀很像笙,比笙大一點,管也比笙多,戰(zhàn)國以前在民間極為盛行。關于竽還有一個趣聞,春秋戰(zhàn)國時,齊宣王喜好聽吹竽,吹竽的樂隊一定要許多人齊吹,原本不會吹竽的南郭先生,混在樂隊中湊人數(shù)。齊宣王死后,泯王立位,也喜好聽竽,但要一個一個吹來聽,南郭先生怕被發(fā)現(xiàn)而受罰,只好落荒而逃。這也是常用的濫芋充數(shù)的成語故事,可見笙和竽早在數(shù)千年前就己經(jīng)在民間普遍流行。
六、土類樂器
中國八音中的土類樂器,主要的只有兩種,一個是塤,另一個是缶。缶的形狀很像一個小缸或火缽,是很少見的樂器。塤的歷史悠久,目前發(fā)現(xiàn)最為古老的塤距今已有7000余年,最初只有一個吹口,有音孔,而后慢慢增加演變?yōu)榘丝讐_,十孔塤和半音塤。塤的音色柔美,音質圓潤,頗有高處不勝寒的凄涼美感。
缶本是用來裝酒的瓦器,敲打起來就算是音樂了。戰(zhàn)國時候,秦王和趙王在澠池地方喝酒,秦王為了助酒興,要趙王擊缶,懾于強秦,趙王無奈只得不情愿地敲了一下缶,但秦王自己竟不敲,趙王的大臣藺相如看不過去,一定要求秦王敲,不敲他就拼命,秦王沒辦法,只好也敲了一下。
七、革類樂器
革是指以野獸皮革制成的樂器,其中最主要的是鼓,鼓也是古代人民最初使用的樂器。鼓的作用很多,平時可當樂器,以配合舞蹈節(jié)拍,在戰(zhàn)時可激勵士氣。鼓的種類很多,“腰鼓”是其中一種。
八、木類樂器
木是指木類樂器。最初有柷、敔、拍板等,后來有木魚、梆子等。柷是一種祭祀用的啟奏樂器,而敔是一種停止音樂的樂器,這兩種樂器除了在孔廟以外,普通樂團不容易看到。形狀像個方斗,上寬下窄,邊上有個洞,把一支柄槌放進去。臺南的孔廟里就放著一個。
中國的樂器除了主要作為演奏音樂之用外,其實還有種種其他功能。它不但是各個時期的娛樂用器和裝飾擺設,更是重要的禮儀及傳訊用器。
古人用樂器的彈奏來傳達訊息。如:中國古時的戰(zhàn)爭,多以鼓聲來傳達軍令;在日常生活中,中國人則以梆子或小鑼來報更;有一些少數(shù)民族更愛以口簧來通訊、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