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洛陽邙山上清宮
悅?cè)?/span>
上清宮,位于洛陽城徽安門外北邙山翠云峰上,距今洛陽老城八里。唐高宗于龍朔二年(公元662年)下詔洛州長史譙國公許力士,在邙山翠云峰建上清宮以鎮(zhèn)鬼。上清宮建成后,唐高宗下令設醮行祭。
上清宮原處,相傳為東州柱下史老子煉丹處,曾是東漢五斗米道開山祖張道陵修真處,又是洛陽京畿之地、古鄶國(今新密市)人魏伯陽修真處,又是益州巴郡(今四川重慶市)人帛和修真?zhèn)鞯捞帯?/p>
乾豐元年(公元666年),唐高宗親自到亳州老君廟(今河南鹿邑縣太清宮)祭老子,并封老子為太上玄元皇帝?;爻?,高宗下令改上清宮為太微宮,奉祀太上玄元皇帝。
唐玄宗開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玄宗下詔在東都建玄元廟,實際上是擴建邙山太微宮。次年,擴建竣工后,改名為玄元皇帝廟簡稱玄元廟。
開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正月,玄宗下詔兩京玄元廟各置崇玄學(國立道教學院),置生徒令習《老子》、《莊子》、《列子》、《文中子》,每年準明經(jīng)例考試。
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正月,玄宗下詔享玄元皇帝于玄元廟,并令雕塑大師楊惠之雕塑一尊太白石玄元皇帝像,頭戴冕旒,身著袞袍,莊嚴肅穆。左邊配雕的石像有文宣王孔子,還有道教四真人:莊子、文子、列子和庚桑子;右邊配雕的石像有玄宗自己和宰相李林甫。二月,詔崇玄學置博士、助教各一員,學生一百人。九月,詔天下二京玄元廟,改為太上玄元皇帝宮,簡稱玄元宮。
天寶二年(公元743年)正月,加玄元皇帝尊號為大圣祖;追尊大圣祖之父、周上御大夫敬為先天太皇,母益壽氏為先天太后。并將老子誕辰二月十五日定為國慶日,全國放假祝禱。改玄元宮為太微宮。玄宗又下詔二京崇玄學改為崇玄館,博士為學士,助教為直學士,并置大學士一人,以宰相為之,統(tǒng)領二京玄元宮事。不久,又改崇玄學為通玄學,博士為道德博士。通玄學師生的待遇與國子學(國立大學)的待遇相同。從天寶二年到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洛陽玄元宮的通玄學,為唐朝培養(yǎng)了一千三百名高級道教人才。通玄學師生,奉詔繕寫了大內(nèi)所藏道藏《三洞瓊綱》五千七百卷,分藏東西京玄元宮及各州紫極宮,并令持誦。
天寶二年三月,詔改西京玄元宮為太清宮,東京為太微宮,各宮準三十一名道士住持。并詔賜莊田、奴婢來管理宮內(nèi)事。兩宮均置令、丞各一人,直屬中央。
天寶八年(公元749年)玄宗下詔加老子號為“圣祖大道玄元皇帝”。六月,給唐高祖、太宗、高宗、中宗和睿宗五個皇帝封為“大圣皇帝”。在“大圣皇帝”稱號之前依次加謚號為“神堯”、“文武”、“天皇”、“孝和”和“玄貞”之名,時稱為“五圣”。接著,命內(nèi)供奉吳道子將“五圣”真容繪在太微宮大殿正壁上。這座道教宮觀嚴然成為一所皇家宗廟了。
這年冬至日,大詩人杜甫慕名登臨游賞,一時詩興大發(fā),寫了一首長詩《冬日洛城北謁玄元皇帝廟》。這是詩圣杜甫在洛陽的一篇佳作。
天寶九年(公元750年),玄宗下詔“自今后,每親告獻,太清、太微宮,改為朝獻,有司行事為薦獻”。
天寶十二年(公元753年),玄宗下詔太清、太微二宮“每歲四十及臘修廟獻之禮”。
天寶十三年,玄宗下詔加玄元皇帝號為“大圣祖高上大道金闕玄元天皇大帝”。
天寶十四年十一月,身兼三鎮(zhèn)節(jié)度使的安祿山,在河北范陽起兵反叛唐朝,很快打到洛陽,直逼長安,唐玄宗離京逃往巴蜀。第二年,安祿山在洛陽成立大燕國,年號圣武。至此,東都太微宮終止了通玄館事宜。只作為道觀和宗廟存在。
唐代宗寶應元年(公元762年),安祿山偽大燕政權被摧毀以后,太微宮的道觀、宗廟作用仍支配著唐王朝的宗教、宗廟活動。
唐穆宗長慶元年(公元821年),分司東都關、庫部員外郎李渤上奏說:“太微宮神主請祔于太廟”。但沒有付諸實施,原因是,安祿山破壞了東都宗廟,國家無力修復。
唐武宗會昌五年(公元845年),中書、門下省上奏:“太微宮新造小屋藏神主”。
會昌六年,太常寺博士鄭路上奏:“東都太微宮神主二十座,奏請瘞于(太微)宮空閑之地”。
雖然如此,太微宮對朝廷的政治生活和宗教活動,仍然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甚至成為朝廷至高無上的榮譽官銜:“太微宮使”。
唐哀帝時(公元905——907年),宰相枊粲和裴樞曾先后充兼太微宮使。
唐哀帝天祐二年(公元905年)四月,太微宮曾得到朝廷修葺,但到六月,太微宮使枊粲曾上奏將太微宮拆除,于洛陽城內(nèi)清化坊內(nèi)重建,以備十月九日車駕行事。朝廷批準了這件事。并命六軍諸衛(wèi)張全義指揮工作。但因各方原因,沒有施行。
五代后梁,移都汴京,太祖朱全忠下詔,改洛陽太微宮為太微觀。
五代后唐,建都洛陽,恢復“太微宮使”之名。后唐四位宰相,均充兼太微宮使。從后唐莊宗時起,承襲唐代崇道祭祀之風,皇帝親自朝獻太微宮,并擬定每年五薦獻。
宋太祖、太宗兄弟,生于洛陽夾馬營,早年對太微宮的情況十分了解。太祖時,改太微宮為上清宮。有一次,宋太祖駕幸西京洛陽,遇到陰雨天,特派隨駕官冒雨到上清宮告神祈晴。宋太宗仰慕上清宮,于至道元年(公元995年)正月,特下詔于東京汴梁城宋門里,仿建洛陽上清宮。
宋真宗即位后,極力推崇道教,朝野上下,道風大盛。這時,洛陽青年宗教畫名手武宗元,在洛陽上清宮另一宮壁畫了一幅大型神仙群像《三十六天帝》。其中一天帝叫《赤明和陽天帝》,就暗中畫了宋太宗(真宗之父)的肖像。
宋真宗于景德年間(公元1004——1008年)曾三次駕幸洛陽上清宮。第一次,宋真宗率朝官到山西汾陰祭河神,回朝時,路過洛陽,特幸上清宮。在觀瞻時,忽然見到太宗肖像,十分驚奇地說:“此真先帝也!”于是,命朝臣焚香,親自跪拜,并在畫像前,凝視了很長時間。隨駕宰相張士遜曾寫詩記其事,詩中說“曾此焚香動圣容”。
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公元1011年),真宗幸華山,回駕西京洛陽時,又幸上清宮真宗認認真真地欣賞了上清宮各殿壁畫。尤其是吳道子在主殿和兩廊的壁畫保存完好,真宗愛其筆跡,命隨駕畫工遍覽臨摩,有負藝者,恥以為不及。不久,皇帝下詔修葺上清宮,前“負藝者”借此機會請求盡漫壁更畫。于是上清宮唐吳、宋武等的舉世名作遂全部被毀掉。據(jù)說,當拆毀時,有人把那完整的部分收藏起來,作為國家珍寶。到南宋孝宗年間(公元1163——1189年),學者胡仔曾見到這些被鏟下來的珍貴藝術品,感嘆異常,并在《苕溪漁隱叢話》一書中,記載了這件事。
宋徽宗(公元1101年——1125年在位)繼位后,更加推崇道教,特下詔將洛陽上清宮收歸中央秘書省領轄。宋欽宗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宋、金中原大戰(zhàn),洛陽上清宮受到相當嚴重的影響。
金世宗大定七年(公元1167年)四月,在陜西戶縣劉蔣村傳道的王重陽,啟行到山東傳道,五月路過洛陽,特到北邙上清宮瞻仰圣跡,興致盎然,遂作《題上清宮壁》詩一首:“丘譚王風捉馬劉,昆崳頂上打玉球。你還般在寰海內(nèi),贏得三千八百籌。”這是一首預言詩。王重陽離開上清宮,以乞討的方式到達山東。后來,兩年內(nèi),王重陽建立全真道,并度了七個弟子,史稱“七真”,其中四真在洛陽傳道,并建立宗派。至今上清宮為全真道南無派住持。
新中國成立后,人民政府按當時洛陽縣農(nóng)民人均耕地標準,給上清宮道士劃分土地,其戶籍管理劃歸邙山鄉(xiāng)派出所,師惟新等道士遂成為自食其力的勞動者。1957年,師惟新被選為中國道教協(xié)會理事,受到朱德委員長的接見?!拔母铩背跗?,上清宮神像被紅衛(wèi)兵砸碎,所存建筑未遭損毀,但均處于待修狀態(tài)。最近,我市開始籌備復建上清宮。
上清宮自唐代以來,就是洛陽八大景之一“邙山晚眺”的立足之處,若天氣晴好,遠可眺望龍門山,近可俯瞰洛陽城??勺詮纳锨鍖m遭日軍轟炸之后,道士師惟新再也不忍心往山頭上站了,因為他看到的景象令人寒心。
洛陽解放前夕,上清宮的耕地已較原來大大減少,自從師惟新的師弟王惟林服毒自殺后,這里只剩下他一個人了,一應法器都在戰(zhàn)爭中遺失,他想做道場的時候,必須跑到呂祖廟請其他道士過來幫忙。
呂祖廟很小,但道士不少,一應法器俱全,有演奏道樂所用的笙笛管簫,還有專門的經(jīng)師,與人家一比較,師惟新總是感到憂悶。他想來想去,仍堅守著一個信念:上清宮就是再困難,也不能閉門落鎖。因為這座道觀在全國太有名了,我即使只能起到看門護院的作用,也要堅守此地。
其時已進入1947年,解放戰(zhàn)爭的大幕已經(jīng)拉開。為阻止解放軍攻城,國民黨青年軍206師師長邱行湘,奉蔣介石之命駐守洛陽。是年冬,邱行湘派出一個營的兵力駐防上清宮。
該營官兵來到上清宮一看,發(fā)現(xiàn)一個道士正在收拾院子,他已把日軍轟炸后留下的碎磚瓦集中到一起,正拿著鐵锨填橫七豎八的戰(zhàn)壕。營長過來對師惟新說:你不用填了,還得修筑工事!
師惟新看到,士兵們很快挖起了戰(zhàn)壕,毫不憐惜地把山門和老君殿的殘墻拆掉了,又把東倒西歪的房屋蕩為平地,然后在院中挖出縱橫交錯的壕溝。他們還在附近貼出告示:上清宮及其周邊地區(qū)實行軍事管制。這座著名道觀,再次成為軍事重地。
師惟新無言,他冷冷地看著這一切,沒有干預,也沒有為當兵的提供勞動工具。他看到,大殿中的柱子和屋頂?shù)拇?,還有屋梁、屋檁,一部分被用來構筑工事,一部分被堆在一起,不知留作何用。
忽然有一天,這些被集中起來的木料少了許多。原來,一些官兵把木料拉到洛陽城里賣掉了。師惟新悄悄下山查看,在洛陽北關看到了這些木料。
這天一大早,士兵們又開始把剩下的木料往軍車上裝,師惟新上前阻攔。士兵說:“你再干涉,就把你捆起來!”師惟新說:“就是把我捆起來,也不能讓你們運走木料!”這時營長走過來,見道士和士兵吵架,不由分說命令道:“把他給我捆起來!”師惟新被綁起來,士兵繼續(xù)裝車。他平靜地對營長說:“上清宮自古以來幾毀幾建,但是,即使是房倒屋塌,木料磚石也不曾下山,倒賣廟中財物天怒神怨,難道你們就不怕遭報應嗎?!”
他又說:你們倒賣木料,難道不怕上司追究嗎?營長不認賬,說:你有什么證據(jù)?師惟新回答:“我已經(jīng)下山看了,木料都堆在北關,可買主知道這是上清宮的木料,怕神靈怪罪,至今不敢出手,不信你可以去問!”營長聽后臉色大變,說:“松綁!卸車!”剩下的木料才沒有被賣掉。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洛陽城解放,駐守在上清宮的青年軍倉皇逃竄,上清宮撥云見日,從一片廢墟中探出頭來。
根據(jù)我黨的宗教政策,上清宮可以在政策允許范圍內(nèi)進行正常的宗教活動。1950年,政府對上清宮的40畝土地重新進行調(diào)整,按洛陽縣農(nóng)民人均耕地標準,分給師惟新應有的土地。其戶籍管理劃歸邙山鄉(xiāng)派出所,享受和農(nóng)民一樣的待遇和權利。
上清宮顯得不那么冷清了。附近的道士常常過來和師惟新商量,怎樣才能為國家多繳一些公糧。于是他們各自在廟院開墾荒地。這樣一來,包括上清宮、下清宮、呂祖廟在內(nèi),道士們把耕地拓展到30余畝,大家一合計,決定聯(lián)合起來成立互助組,一起種田、打糧。
于是他們開始集資買農(nóng)具、買耕牛,熱火朝天地干起來,這樣子一年下來,除了繳公糧,除去口糧,還有不少節(jié)余。他們在上清宮里還種了棉花,到秋后既繳公糧又向國家出售棉花,多次受到政府的表揚。
自古以來,出家人都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廟宇一開,香火自來,一般吃的、用的都是布施和香火錢。進入新社會,道士們自力更生,自食其力,越干越有勁兒,一年四季在田里忙得不亦樂乎,一應法事和早晚的功課就暫停了。
到了1956年,上清宮來了一位云游道士。此人來自華山西道院,是一位經(jīng)師,算是和師惟新作了一個伴兒。這樣一來,遇到有社會活動,師惟新出門的時候,上清宮也有個人照看了。
1957年4月,宗教界迎來了一件盛事:成立中國道教協(xié)會。有關部門通知師惟新到首都開會,會址在北京白云觀。
這是師惟新入道以來第一次接到這樣高級別的邀請,也是他第一次去北京。他很珍惜這次機會,于是交代華山西道院的那位道友看門護院,自己啟程前往北京。在這次會議上,中國道教協(xié)會成立,師惟新被選為理事,朱德委員長接見了與會代表,并和全體與會者合影留念。好事接踵而來,當年8月,全國政協(xié)委員張鈁先生(新安縣人)發(fā)出倡議:希望洛陽市撥款維修上清宮。
市宗教局很快通知師惟新,讓他負責協(xié)調(diào)上清宮維修事宜,并撥款3000元。修復工程于當年8月動工,修繕了翠云洞上面的玉皇閣,粉刷并修補了翠云洞的裂縫,還對東西寮房進行了維修,并添置了一些家具,設了一個接待室。
這次維修的方案,完全采納上清宮住持師惟新的意見,本著節(jié)儉適用的原則,把原來拆下的木料用上之后,又購買了一些木料,把東西寮房全部整修一新。在修復上清宮的50多個日日夜夜里,師惟新忙里忙外,跑上跑下,似乎有用不完的勁兒。附近道觀的道士,也時不時過來幫忙。上清宮的面貌煥然一新。
這一年,師惟新44歲,被選為洛陽市第二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1958年,大躍進開始了,師惟新還想為上清宮添磚加瓦。他看到宮觀雖然煥然一新,但周圍光禿禿的沒有幾棵樹,就想恢復翠云峰的一片綠色。要植樹造林,工程浩大,周期長,不是他一個人的力量可以辦到的。他把自己的想法匯報給市領導。當時的市委書記呂英很重視,次年春天,政府派人在上清宮周圍栽植楊樹300株、柏樹180株,之后又栽植了不少蘋果樹和梧桐樹,使這里的景色有了較大改觀。
新中國成立后的10年間,上清宮恢復了元氣,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成果也相當可觀,共上繳余糧1萬公斤,皮棉1萬公斤,芝麻、棉籽等油料作物2000公斤。接著,師惟新響應國家成立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合作社的號召,將上清宮的農(nóng)具、牲口、耕地全部上繳公社,包括下清宮、呂祖廟在內(nèi)的所有道士,都成了公社社員。
10年間,師惟新的心情和其他道士一樣興奮。他身兼數(shù)職,積極參與社會活動,宣傳黨的宗教政策,定期組織附近廟宇的道士學習,農(nóng)閑之際上殿誦經(jīng),開展力所能及的法事活動,多次受到政府表揚。1961年11月,中國道教協(xié)會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京召開,師惟新再次當選理事。
時光荏苒。“文革”開始后,全國“破四舊”運動掀起高潮。在洛陽,上清宮首當其沖遭到?jīng)_擊,紅衛(wèi)兵小將成群結隊來到翠云峰。他們首先進入翠云洞,把十帝閻君、救苦天尊塑像砸碎;接著登上玉皇閣,把玉皇大帝巨像扳倒、砸毀,然后幾百人一齊行動,把上清宮的角角落落翻了個底朝天。
多年收藏的經(jīng)書被搜出來了,新置的法器被搜出來了,各種版本的《道德經(jīng)》被搜出來了,都一股腦兒堆在院中,一把火點著,燒了。
緊接著,小將們拿來剪刀,把師惟新團團圍住,要剪掉他的頭發(fā)。
師惟新忍無可忍了:道士留發(fā)蓄須,自古皆然,這是身份的標志,也是出家人的尊嚴。如果道士削發(fā),哪里還是道士?上清宮沒了道士,即使整天開著大門,還不和關了門一樣嗎?
上清宮自古不曾閉門落鎖,這是一個底線!想到此,師惟新大喝一聲,施展輕功,“嗖”的一下跳出人群。紅衛(wèi)兵沒料到這道士還有這一招,一時傻了眼。他們很快緩過神兒來,四下里圍攏過來,師惟新脫身不得,便打出他在西安八仙庵學的道教拳,騰挪跳躍,無人能近其身。紅衛(wèi)兵小將一個個看呆了,由詫異到佩服,都不再作聲了,陸陸續(xù)續(xù)離開了上清宮。
就這樣,師惟新仍穿著他的道袍,留發(fā)蓄須,不曾更改。上清宮在“文革”期間,依然沒有閉門落鎖。
“文革”結束后,雖然紅衛(wèi)兵小將不再上山打擾了,但上清宮還沒有完全解禁。師惟新試探著把翠云洞中的救苦天尊牌位立了起來。幾天后不見有人干涉,他又把玉皇閣中的玉皇大帝牌位擺出來,又找來紅紙,寫好諸神名號,晨昏禱告,早晚上香,維持著這里的道教氛圍。
上世紀80年代初,師惟新恢復了中國道教協(xié)會理事身份,河南省道教界人士頻頻到上清宮參觀。當他們看到這里道教氛圍濃厚,還有道士堅守宮觀時,都敬佩不已。1984年,我省進行宗教普查,全省各地共有道士54人,唯有洛陽上清宮、下清宮、呂祖廟在“文革”期間不曾關門,常年有道士住廟。
渡盡風浪畫舫在,翠云峰上春又臨。
1986年,河南省道教協(xié)會籌備小組成立,師惟新任籌備組組長。
1987年,河南省道教協(xié)會成立,師惟新被選為會長。
1988年,洛陽市道教協(xié)會成立,師惟新被選為會長。
自此,上清宮一應法事活動進入健康發(fā)展軌道。我市各縣(市)區(qū)原有道觀相繼開放,全市宗教工作位居全省先進行列。1988年12月,75歲的師惟新患病,市有關部門得知后,立即派專車將他送往醫(yī)院治療。1989年1月7日,師惟新道長在洛陽市瀍河醫(yī)院病逝,終年76歲。
此時,上清宮已由新來的道士值守,宗教活動正常進行。
2007年10月12日上午,在綿綿秋雨中,來我市參加“老子與洛陽”國際學術研討會的專家學者和我市宗教界人士一起,為上清宮舉行了復建奠基儀式,并為上清宮門前的“道家之源”揭碑。
目前,洛陽市道教協(xié)會和老子學會已開始籌備上清宮復建工程。按照規(guī)劃,復建工程計劃沿中軸線構建山門、文昌殿、玉皇閣、老君殿、三清殿等建筑,兩邊配鐘鼓樓和藥王、財神、三官、三法、尹喜、南華等殿宇,形成一個完整的道教旅游區(qū)。復建后的上清宮,占地面積為2萬多平方米,加上周圍已經(jīng)建成的上清宮森林公園,將使這座千年道觀煥發(fā)青春,成為我市的又一張“名片”。
“山河扶繡戶,日月近雕梁”。洛陽上清宮,正在我們期待的目光中再創(chuàng)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