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生子習俗
附屬品
嬰兒降生,俗稱“拾小孩兒”,也叫“添喜”。
過去,產(chǎn)房通常是產(chǎn)婦的臥室,要求安靜、暖和,門窗關嚴。分娩時,房內(nèi)不許有閑雜人等,男性、兒童、寡婦和未出嫁的閨女絕對不許在場。丈夫可在門外等待喜訊。
分娩的方法也不—樣,富人常在炕前就地放一個大盆,一般是娘家陪嫁的紅木盆。產(chǎn)婦坐在盆上,同輩已婚并生育過的婦女抱著腰,接生婆行接生術(shù)。所以,分娩又叫“臨盆”,大概由來就在于此。
窮人家的產(chǎn)婦沒有這樣的福分。他們多躺在炕前鋪好的谷草上,由接生婆接生。所以,這種分娩方法又稱為“落草”,即小孩生在草上。
有一點富人和窮人是相同的,即不能在炕上分娩,如果污血沖了炕神,對產(chǎn)婦和嬰兒的健康、未來都不利。
舊時的生子習俗中,江南一帶還有“踩生”一說,即有人有意或無意間走進分娩不久的人家,稱作“踩生”。人們認為,這是能給新生兒帶來好運的吉慶之事?!稌x書﹒桓溫傳》載:“桓溫,字元子,宣城太守彝之子也。生未期而太原溫嶠見之,曰:‘此兒有奇骨,可試使啼?!奥勂渎暎唬骸嬗⑽镆?!’以嶠所賞,故遂名之曰溫?!?桓溫后來成為了一代權(quán)臣,這就是史籍中記載最早的“踩生”。由此可見,至遲在晉代,就已出現(xiàn)了生兒人家視踩生者并以為能給嬰兒祝吉的觀念。后來逐漸形成了生育人家常常請人品、才識具佳德高望重之人做踩生者的習俗。
但山西、內(nèi)蒙一帶的很多地方也有拒絕踩生的禁忌,與主家歡迎踩生的現(xiàn)象恰恰相反。據(jù)清康熙《隰州志》記載,“初生子,禁生人入室,(門上)插稻,男二,女一”。這種產(chǎn)嬰后在門前插稻以示禁入的習俗,在其他地域亦有所見。拒絕的緣故有多種解釋:一說是踩生者無意間地突然來臨稱為“蹬嘴頭”,怕產(chǎn)婦不產(chǎn)奶水,難以撫養(yǎng)嬰兒;一說是怕踩生者把邪祟帶進產(chǎn)房,給產(chǎn)婦和嬰兒造成危害;一說是怕踩生者沖了財氣等等。有學者認為:“歡迎踩生的習俗其認識上的基礎為交感巫術(shù),即以為踩生者可以通過某種神秘的交感,把自己的稟賦傳輸給嬰兒。同樣,拒絕踩生的習俗也是交感巫術(shù)的迷信所致,即認為生人或外人同產(chǎn)房的接觸,必將使沒有抵抗和排斥能力的新生兒受到傷害?!?/p>
嬰兒降生以后,剪斷并扎緊臍帶,簡單地擦洗一下,用小被包好,由一人抱好。當胎衣落下以后,一切收拾妥當,燒幾張黃表,產(chǎn)婦和嬰兒才能搬到炕上,安排產(chǎn)婦躺好,這才可以讓當丈夫的進屋,處理胎衣和墊草。
胎衣要趁天黑找個僻靜的地方深埋,不能讓人踐踏,不能叫狗吃了,否則孩子不長命。分娩時墊在身下的草,帶有產(chǎn)婦的血污,要立即燒掉,如果被蛇蟲爬過,會變成精靈的。
有的地方有“挑紅”的習俗。挑紅,就是在嬰兒降生后,在院門上掛塊紅布,上面除附有桃枝、銅錢之類的東西。另外,弓箭掛在左面的是告訴人們這家生了個男孩;如果附有佩巾而且掛在右邊的,那就是生了個女孩兒。挑紅的目的,—是向人們表示這家有喜生了孩子;二是告訴過往的行人,特別是行商的人,不要大聲吆喝,更不要在此敲打響器或燃放鞭炮,以免使產(chǎn)婦和嬰兒受到驚嚇。
產(chǎn)婦分娩以后,就開始坐月子。這時的產(chǎn)婦和嬰兒身體比較虛弱,一切生活都在炕上或產(chǎn)房屋里進行,也禁止生人入內(nèi),避免帶進病菌,影響產(chǎn)婦和嬰兒的健康,這就是俗稱的坐月子。在整個月子期間,產(chǎn)婦不能干重活兒,不能用涼水,也不能長時間坐著。民間流俗說法,產(chǎn)婦分娩后,骨縫開了,沾了涼水著了涼風會得關節(jié)炎,落下頭痛病等,俗稱“月子里的病”。所以,在月子里要人伺候,俗稱“伺候月子”。
由于分娩,產(chǎn)婦心理、生理會發(fā)生一系列變化,脾氣比當媳婦時亦有所變化,往往很難伺候,而當婆婆的,看在孫子孫女面子上,往往百般忍耐、遷就,也要盡量把月子伺候完。
產(chǎn)婦在月子里,要吃飽穿暖,在家平時要用頭巾包頭,以免受涼。產(chǎn)婦的飲食為很稠的小米稀飯、煮雞蛋、紅糖。清末民初,沿海地區(qū)有的用豬骨燉海帶給產(chǎn)婦吃。飲食不能咸,免得嬰兒嘴唇起燎泡。衡量月子伺候得好不好,境內(nèi)大都以月子里吃了多少雞蛋、多少紅糖來衡量。
嬰兒出生在那一年,那年的干支就是嬰兒的生肖屬相。生肖共有十二種,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十二年為一輪,循環(huán)往復。
分娩之后,要向產(chǎn)婦的娘家及親戚報喜。報喜時間,視分娩的時間而定。如果是頭天下午分娩的,則在第二天早飯后去報喜;如果是后半夜分娩的,則在當天早飯后報喜。總之,在通訊不發(fā)達的過去,報喜必須在上午才吉祥。
報喜的順序是新生兒的姥姥家、姑姑家,然后才是其他親戚及親朋好友。
報喜的人,過去女婿必須親往岳父母家,其余多數(shù)是新生兒父親的兄弟,有錢的人家會派傭人前去。
報喜的方式各地有各地的習俗。浙江一帶,生男孩的用紅紙包裹一支毛筆,生女孩的則另外附花手帕一條。也有直接送公雞、母雞以示新生兒性別的。陜西渭南一帶是帶上一壺酒,生男孩的酒壺上拴紅繩,生女孩的拴紅綢。還有的地方是女婿帶上一把傘去岳父家,傘放在中堂桌上為生男,置于大門背后為生女。我國大多數(shù)地區(qū)報喜時送上染紅的熟雞蛋是不可或缺的,只是數(shù)量上有所不同,男孩蛋為雙數(shù),女孩蛋為單數(shù),個別地方則相反。男孩送雙數(shù)的原因,據(jù)說是為了孩子長大后好找媳婦,寓意成雙成對;女孩送單數(shù)是為了將來好嫁出去。
舊時,當姥姥接到喜訊,還要烙一張餅讓女婿或報喜的人帶回去。報喜人在回去的路上遇到狗時,將餅扔給狗,這意味著狗替孩子咬了災,嬰兒就不會夭折了。
“望歡喜”是生育禮俗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嬰兒出生后的第八天,街坊鄰居早晨即來望歡喜,送的禮品數(shù)量視親情而定,多送雞蛋,或十、十二、十六、十八、二十個不等。家族以內(nèi)俗稱“門子里”的外加三尺紅布,或一床小毯子,或一套小孩衣服。鄰居間望歡喜的東西只收不回,亦不招待飯食,因系雙方“傍”的,也不講什么客套話。產(chǎn)婦娘家及其他親朋則于早晨巳時齊到產(chǎn)婦家望歡喜。
親戚看喜的禮物比街坊鄰居為重,特別是姥姥家,一般要送雞蛋、小米、紅糖、紅布、小被等,客到齊后,嬰兒被婆婆用小被包好抱出來,請客人觀相。客人則說些吉祥的夸獎話,同時將準備好的銀錢掖在孩子的小被里,這叫“長壽錢”。
中午,主家設酒宴招待,主食為喜面。之所以選在嬰兒出生后第八天看喜,其一是產(chǎn)后疾患感染期已過,嬰兒胎盤系也結(jié)痂,產(chǎn)婦、嬰兒都比較太平。其二是主家忙碌、勞累,不如一次性招待,騰出點時間和精力,照顧產(chǎn)婦和新生兒。親戚看喜的禮物全收,主家可以酌情回敬些面食,回多回少,誰都不責怪,都知道伺候月子忙碌,顧不得旁人。親朋看喜多是四包禮物,或女客登門,或托人送小米、紅糖、雞蛋、布等四包。產(chǎn)婦主食小米,忌食大米。據(jù)說小米性溫,而大米性涼。
中原地區(qū)還有“洗三”的習俗,就是出生后第三天給小兒洗澡穿衣服。洗三那天,女方母親一般會再備一些尿片過來,過去有這樣的說法:“姥姥是個白虎神,不添外孫不上門”。那時候,女方的母親一般都是等女兒落月才第一次上門。
洗三的水是用艾葉煮的,待水溫適度,將小兒放進盆內(nèi)。如果第一胎是男孩,婆家會很高興的,他們會拿出祖?zhèn)鞯你y鐲子、銀簪子等器物放進盆內(nèi)開光。據(jù)說,這樣是為了讓小兒沾上珠光寶氣,將來能升官發(fā)財過上好日子。女孩是沒有這種“待遇”的。洗時,多數(shù)由奶奶和姥姥動手,倘若是冬天,她們會配合好,迅速地為小兒抹身穿好衣服,然后,再包好送進媽媽的懷抱。
洗好后,奶奶再在堂間神龕上點三炷香,燒三張紙,奉三杯糖茶,放一掛鞭炮,叩三個頭,默念著:“送生娘娘啊,請保佑我的孫子,別讓‘偷死娘娘’偷去了。明年周歲時,我給你奉刀首肉(豬項圈肉),請娘娘多多保佑?!?/p>
古代缺醫(yī)少藥,醫(yī)學不發(fā)達,經(jīng)常有小兒夭折,奶奶生怕孫子有閃失,會問那些“拉群”,也就是孩子既多又健康的婦女,討要一件舊衣服給孫子穿上。洗三時,給娘娘許愿也是必需的。也有滿月“送娘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