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港飲食習俗(7)
凌夜鳥
芋頭小吃。上世紀八十年代之前,境內居民在除夕等重大節(jié)日自制一種俗稱“芋圓仔”的特色小吃,即將芋頭煮熟去皮,搗成芋泥,再加入適量的肉泥、蔥泥、姜泥和細碎的咸帶魚,在盆子里攪和,再搓成湯圓狀,置于油鍋中炸熟,食之香甜脆嫩。還有一種較為簡易的芋頭小吃,先將香芋或檳榔芋去皮洗凈切塊,先油炸姜片,再將兩者熱炒,加點豬骨湯、醬油、味精,再加上一些水,把鍋蓋好,燉爛即成香噴噴的燉芋頭。
燜豆腐。將嫩豆腐攪碎,加進瘦肉絲、蝦仁、花生仁、香菇、芹菜、紫菜等,再加適量的清骨湯、精鹽、味精燒煮,煮開后,再淋上攪拌的雞(鴨)蛋糊。文火燜熟,撒上碎蔥末即可。食之質地柔嫩,潤滑爽口,湯鮮味純。
跳魚穿豆腐。選肥大肉厚、味鮮少腥的跳魚為主料。先煸蔥頭、蒜頭、生姜,至香味飄出時加入清湯、小方塊豆腐和鮮活跳魚。從文火漸漸到旺火,燒至豆腐被跳魚穿成蜂窩狀后,再下精鹽、味精等調料品即可。豆腐呈玉色,跳魚如臥龍,湯清味鮮,營養(yǎng)豐富。
炒面。主料是面條,配以切絲的瘦肉、少量香菇、牡蠣和蝦肉。先將蔥、姜油煸至出香味,用旺火快炒肉、蝦、香茹及青菜,加入適量的清湯、醬油,待清湯煮沸后下面條,再將牡蠣放在面條上面,待面熟后翻炒即成,清香撲鼻,別具風味。
海蠣煎。海蠣煎是境內民眾最喜愛的菜肴之一,也是頗具特色的一道地方風味食譜。把主料海蠣洗凈瀝干后待用,將青蒜切粒狀,雞蛋打散;在碗中放入地瓜粉、青蒜、姜末、味精、精鹽、辣椒粉,拌勻,后放入海蠣和熟肉絲,再輕輕拌勻待用;將鍋燒熱放進適量花生油,油熱后放入拌好的海蠣于鍋中,用鏟子鋪開,不時翻動至快熟時,將雞蛋淋在海蠣煎上面至酥熟,配上甜辣醬、香菜即可。
魚頭豆腐湯。水燒開后把切好的魚頭放入稍燙一下,去血污撈起;鍋燒熱后倒進少許油,放進姜片、魚頭,略炒一下,倒進清水和青蔥,煮開后再去掉浮在水面上的雜物,放進豆腐,調入白酒、鹽、味精,燉至湯成乳白色時,撿去姜片、蔥,裝于碗內,撒上胡椒粉即成,清香四溢。
蟶干燉湯。每年盛夏是制蟶干的季節(jié)。先把蟶洗凈瀝干,再將其煮沸,撈剝除殼,接著是晾與曬,留意翻動,至干透收藏。蟶干分大、中、小不同規(guī)格。除了看大小肥瘦程度,還辨色澤判斷其鮮度品質,微黃色為上,淺橙色居中,灰褐色屬下;而且通過手感,測定其干度,愈干貯藏期愈長,一般以第二年新蟶干上市為界限。蟶干清補滋陰,居家常清燉食用,也有加入蘿卜燉湯。境內孕婦坐月哺乳期常食蟶干與紅菇煲湯,“山珍海味”兼得,是最珍貴的美食補品之一。
海帶龍骨湯。先將龍骨剁成塊狀,入滾水攪洗,去除血沫;另起鍋,入大半鍋水,龍骨放進去,拍碎生姜,和胡椒粒一起放進去,倒入一湯勺醬油,一湯勺料酒,一小勺糖,鹽適量;大火煮開,轉中火燉。近兩個小時放入海帶節(jié),再煮十分鐘即可。據說本地養(yǎng)殖的海帶較厚,燉起湯來更是營養(yǎng)可口,是居家滋補的上選佳肴。
無論是風味小吃“宴席化”還是特色佳肴“家?;?,都體現(xiàn)了泉港人對當?shù)丶央刃〕缘纳钋邢矏?。這些佳肴和小吃通過承繼和流傳,形成了獨具地方特色的風味。對于許多泉港游子來說,那街頭巷尾小攤上“浮粿”和“粿浮”的香味,便是刻骨銘心的故鄉(xiāng)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