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葬習俗 二次撿骨葬
念巧郎
“撿骨葬”是南方百越人的古老葬俗之一。
撿骨葬起源
戰(zhàn)國時期的《列子》及《隋書》等史籍,都記載了古代百越人居住地區(qū)的一些二次撿骨葬習俗。曾經(jīng)流行于廣大的中國南方地區(qū),甌越人、閩南人、廣府人、客家族群等?,F(xiàn)在中國南方的壯族、臺灣、琉球、東南亞部份地區(qū)、馬達加斯加馬拉加什人仍使用這種特殊的葬禮方式。
二次撿骨葬
二次撿骨葬也稱“拾骨葬”、“金罌葬”、洗骨葬”是中華民族的古老葬法。最早的記載見《墨子·節(jié)葬》,稱“楚之南有啖人國者,其親戚死,朽其肉而棄之,然后埋其骨”。所謂撿骨葬,就是人死后,先以棺木斂尸入土埋葬,待三五年尸體腐朽后,再撿骨重葬。
撿骨前,先準備好盛裝骸骨的陶甕(稱金壇),甕高約2尺、徑1尺,上下兩端略小,呈紡棰狀,上有蓋。撿骨要請人重新?lián)駥毜亍窦?,時間多在農(nóng)歷三月間,屆時由死者的親屬和好友,再邀請村民中一位有經(jīng)驗的老人一同去撿骨??脊虐l(fā)現(xiàn),仰韶文化半坡類型有多人就是二次葬。在古代文獻中,也多有記載,戰(zhàn)國時期的《列子》及《隋書》等史籍,都記載了古代荊楚地區(qū)的一些二次撿骨葬習俗。
可見,拾骨葬在古代曾普遍流行,待周禮興起之后,提倡“入土為安”,將重新起葬視為大逆不道的行為,這種葬法在漢族中逐漸消失。但在少數(shù)民族中多有保留,廣東、廣西壯族、瑤族,云南苗族以及福建、浙江畬族,都有二次撿骨葬習俗。目前在這幾個省份不分少數(shù)民族還是漢族,都保留著撿骨葬的習俗。此外客家人也盛行此方式,其原因有兩種不同的說法,一種說法是受少數(shù)民族影響,另一種說法是長期遷徙的需要??图胰私?jīng)常遷居。為了不拋棄祖先的遺骨,因此在逃亡或移民時一定將遺骨帶走。于是客家人就產(chǎn)生了洗骨改葬和信風水的遺俗。
二次撿骨葬基本操作形式是:先用棺木土葬死者,過了三年、五年或更長時間后,挖墓開棺,要請檢骨師將先人骨骸取出,古代是先將遺骨擦拭干凈,暴曬之后由下而上,依趾、足、腿、股、脊、胸、手、頭的順序裝入名為「金罌」(也叫金壇)的陶罐中,蓋上圓蓋,再修永久性葬。埋葬在風水好的地方。
在四川,這又被稱為檢筋骨。應是受進入四川的客家人的影響。
現(xiàn)在撿骨葬不暴曬了,因為風水家認為先人的骨骸怕陽光,也就是骨骸不見太陽??图胰耸菨h族的一支,屬中原漢人。由于戰(zhàn)亂,大量中原漢人背井離鄉(xiāng),輾轉遷徙到以寧化石壁為中心的閩贛結合地區(qū)。當時集中到寧化或石壁居住的客家人,來自8省50多個州縣,這也說明他們到寧化之前是分散的,未形成特別的民系。
客家人從四面八方集中到寧化(石壁),主要原因有2條:一是自然條件,石壁是一個擁有200平方公里的平坦盆地,土地肥沃,提供了優(yōu)越的生息條件。二是人為條件,寧化,特別是石壁,開發(fā)較早,這一地域在南宋之前無戰(zhàn)亂,社會安定。唐末黃巢起義軍自北而南,自江西、浙江進入福建、廣東,而又北上江西,轉了一大圈,并未進入寧化,寧化便成為“世外桃源”。
鏈接
客家揀骨的葬俗
郭真義
在中國人的傳統(tǒng)心理里,挖祖墳是一種不共戴天的仇恨舉動,而奇怪的是,客家人卻有著自挖祖墳的習俗——揀骨再葬——即將逝者的尸骨挖出進行二次或多次改葬。
在通常所見的揀骨改葬的民俗現(xiàn)象中,許多是由于所謂風水的原因。因此,在光緒《嘉應州志》與《惠州府志》等地方史籍中都將此習俗的成因簡單歸納為“惑于風水”,其實,這種看法是非常片面和難以成立的。有的學者將其歸為受當?shù)厣贁?shù)民族葬俗的影響,這同樣無法令人認同。
現(xiàn)在人們認同的觀點,是認為其與客家人不斷遷徙的歷史有關。客家人不斷地南遷,離開原來的家園,他們深知回歸故園的可能性很小,不忍將祖先遺棄于原來的家鄉(xiāng),于是掘開祖先的墳塋,拾起祖先的遺骸,裝入陶罐中,使死者與生者同行,于是奇怪的揀骨改葬之俗得以形成。
自從入清以來,客家有識之士就對揀骨改葬之俗進行過大量的無情的批判,但此風卻始終在民間盛行,可見,移風易俗真是知易行難。我們可以批判這一葬俗,但不能不了解其中的原因及其反映的文化心理。
將祖先的骨骸用陶罐盛著,埋藏在住家附近的山丘之上,一旦戰(zhàn)亂發(fā)生,被迫逃離家園時,便背負著祖先的尸骨逃向陌生而未知的地方。這就是揀骨葬俗形成的原始情景。其中折射的是客家先民——一群把生者死者綁縛在一起的流亡民系——令人驚心動魄的危機感。這一危機感令后人心酸、動容。
惠東客家人中秋習俗:撿金和曬骨
廣東的惠東客家人根據(jù)祖輩流傳下來的習俗,撿金、曬骨頭、掛紙、拜山等祭祖活動,都集中在每年的農(nóng)歷八月份。
絕大多數(shù)地方,都是三月清明節(jié)才祭拜祖先,而惠東客家人,很多都是到了八月才祭拜祖先的,稱“撿金”或“曬骨頭”,高潭一帶、吉隆一帶稱這些祭祖活動為“春秋兩祭”。
那么,為什么客家人的清明節(jié)不去拜山祭祖?
原因有二:一是客家人都是客居在嶺南嶺北的山地里,“韓江三角洲”靠山邊的饒平、潮安、揭西、陸河等都是客家人居住的地方,“珠江三角洲”靠山邊的縣也不用說,就是珠江三角洲中心的中山市,其中的五桂山等地也有不少客家人居住的地方??图胰嗽谏絽^(qū)居住,耕地極為有限,再加上要講究風水,所以都將祖先葬于各個山頭之上,離住家都有一段路程。而清明時節(jié)又是客家人春耕大忙季節(jié),“春爭時夏爭日”,春耕生產(chǎn)農(nóng)時絕不能因掃墓而耽誤,所以時間上不容許客家人清明去掃墓。二是客家人生活較為貧困,不像潮汕人多為經(jīng)商,“年到初七八,家家捋粥砵”;如果有孩子開學,學費不能賒欠的話,連下蛋的母雞都得賣掉;清明春耕生產(chǎn)又得投資,因此此時掃墓,既無錢又無物,又如何面對列祖列宗們?所以從財物方面都不容許客家人清明去掃墓。
所以,粵東客家人掃墓祭祖,通常是:
一是春祭,指新墳不過二月社,上年墳和上年老墓新修地,在次年春分為開青祭拜,更多的是找風水先生擇吉日進行。
二是秋祭,八月山門開,秋高又氣爽,新菊飄香遠,中秋團圓祥。客家人喜在中秋節(jié)前后進行掃墓祭祖,除寅日和破日外,都可上山為親人墓掃地,敬思孝思,緬懷祖德,感恩思源,面向未來,福德祥祺,更加珍惜今天,奮進有為,家和萬事興,意義深遠。
至于為什么要撿骨?就不得不說客家人的二次遷葬。
二次葬,即“二次撿骨葬”,亦稱為“洗骨葬”或“撿骨葬”,惠東客家人通常稱為“撿骨頭”,死者入土安葬7年至8年,或是更久以后,請風水先生選擇陰宅地點和吉日,重新起死者遺骸之殘骨貯放于土陶制的“金盎”(骨壇)后再次安葬。是客家人最普遍采用的葬俗,在山區(qū)多挖洞穴墓,在平原地區(qū)多挖仰穴墓(也有些客家人不喜墓穴而改用陰城)。
二次葬是一種非常古老的葬俗,從現(xiàn)有的考古來看,華夏地區(qū)的人類從原始社會開始就已經(jīng)開始了二次葬,我們熟知的半坡文明、仰韶文明中都有這樣的考古證據(jù)。二次葬將骨頭放入金盎中埋葬的形式,在學術中被稱為“甕棺葬”,中學歷史教科書中曾經(jīng)提到一個文物,叫“人面魚紋盆”,這個盆是做什么用的呢?它可不是什么洗臉盆、洗菜盆,它是用在兒童甕棺上的棺蓋,通俗點說,這就”金盎“的蓋子。
二次葬這種葬俗從遠古開始,一直生生不息的被傳承了下來,作為華夏文明最直接的繼承者之一——客家人,則將這種葬俗保存得最為徹底,直到如今,在惠東的客家地區(qū),給先人遷葬撿骨頭是每一個家庭中極為隆重的大事。
撿骨頭
將先人的遺骨保存得更為長久,以作紀念,這是人類最樸素的情感,所以,即便是在生產(chǎn)力極其低下的原始社會,人類在一旦在發(fā)明制陶技術之后,馬上就將其用在了葬禮之中,不管是陪葬還是將遺骨保存在陶罐中,都表達出了對逝去親人的思念及尊重。
而為什么二次葬這種葬俗在客家人中卻保存得尤為完整而隆重呢,這跟客家人本身的形成有莫大關系,客家人原本世居中原,因戰(zhàn)亂不斷南遷,遷徙的過程中居無定所,出于血緣親情,不忍心拋棄故人,便將其帶到新住地二次埋葬。這種樸素的情感動機,是南遷的客家民系的祖先崇拜、心路歷程以及風水觀念在葬俗上最為深層的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