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山竹林隱寺的傳說
玉蘭
人們旅游在廬山景區(qū)的三疊泉之觀音崖處一巨石上時,可以看到刻有明代鄧旭所書的“竹林疑蹤”四字。據(jù)說這“竹林疑蹤”便是傳說中神秘的竹林隱寺的后門。相傳人若入得寺中,便可成佛成仙,自然可以領(lǐng)略到“洞中方七日,世上幾千年”的神仙滋味。于是,歷代人們爭相探尋無果,寺蹤至今成謎,那么,這個竹林寺究竟在哪里呢?誰也說不出一個確切的地點。多少年來,人們誰也沒有看見過這座古寺,只是在錦繡谷北面的陡峭懸崖上,留有一塊天然石門,上刻有“竹林寺”三字。那么,竹林寺究竟到哪兒去了呢?
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美麗的廬山確實有這麼一座規(guī)模宏大的古剎,據(jù)說是真佛所修,專度有緣之人。此寺掩映在蒼翠莽莽的竹海之中。天上有云海飄渺,仙鶴飛翔;地上有山泉飛流,百花齊放;正所謂:曲徑通幽,禪靜空靈,好一處佛修妙地。就在廟內(nèi)眾僧中,有一個小和尚,專管挑水掃地等雜活。有一年大旱,可以說是泉水干涸,溪澗斷流,百花凋謝,草木枯黃。古寺飲水也更加困難。當(dāng)家的老和尚便逼著小和尚到三疊泉去挑水。
自古以來三疊泉被稱為“廬山第一奇觀”,素有“匡廬瀑布,首推三疊”,“不到三疊泉,不算廬山客”之說。然而這條“上級如飄雪拖練,中級如碎玉摧冰,下級如玉龍走潭”的神奇瀑布,卻被長期隱藏在荒山深壑中而不為人所知。當(dāng)年隱居在它上源屏風(fēng)疊的李白,還有在它下游白鹿洞講學(xué)的朱熹,曾經(jīng)都沒有目睹過它們的風(fēng)采。一直到南宋紹熙辛亥年才被人意外地發(fā)現(xiàn)。此瀑澗水由五老峰崖口流出,分三級跌下,故名“三疊泉”。
三疊泉是廬山瀑布之首,風(fēng)景那可真是美極了。你看勢如銀河的泉水,從高聳入云的龍口噴吐而出,飛瀉在九疊谷中,依次自然形成三疊,上疊如飄雪拖練,中疊似碎玉摧冰,下疊象玉龍走潭,聲如驚雷,聞及數(shù)里。景色非常雄偉壯觀,可是要到那兒去挑水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小道迂回,石級陡直,上下來回,也要二千六百多級石階,空著手走,也呼呼喘氣,汗如雨淋,小和尚挑著上百斤的水桶,兩腿打顫,衣破肩腫,叫苦不迭。
小和尚挑著水一步一顫地上了山崖,累極了就放下水桶來歇歇。他看見崖邊有朵紫藍色的小花,被烈日曬得枝葉低垂,花瓣卷縮,眼看就要被干死了呀!小和尚于心不忍,便從桶里舀了一瓢清涼的泉水,輕輕地灑在花根上?;▋壕煤捣旮柿?,慢慢舒展了花瓣,開得鮮艷奪目,不時放出一陣陣撲鼻的清香。從此,小和尚每次挑水經(jīng)過這個山崖時,都要歇歇肩;每次歇肩時,也都要給這朵紫藍色的小花澆上一瓢水。一日復(fù)一日,從不間斷。
有一天,小和尚汗流浹背地挑了一擔(dān)水攀上了山崖,又來到濃蔭如蓋的古松下,準(zhǔn)備給小花澆水。他走近一看,不由得吃了一驚。紫藍色小花不見啦!小花到哪兒去了呢?難道是被人狠心地摘走了嗎?小和尚好不痛心!正在這時,忽聽旁邊傳來嬌滴滴的聲音:“小師父!”小和尚轉(zhuǎn)身一看,只見一位美貌的少女,她頭上挽著發(fā)髻,身上披著藍色的輕紗,輕移蓮步,款款向他走來。小和尚慌忙退后了幾步,雙手合掌,口念:“阿彌陀佛!”
美貌少女走到小和尚跟前,深深作了一個揖,說:“小師父的救命之恩,無以為報,請受我一拜!”小和尚摸不著頭腦啦!心想:我平日只知道挑水掃地,從沒救過什么人呀!哪來的“救命之恩”呢?忙說:“女菩薩,您認錯人了吧?”少女說:“小師父有所不知,我是何首烏,名叫何姑,就在這懸崖之上,已經(jīng)生長了近千年,開的是紫藍色的小花。因遇大旱,險些干死。多虧小師父每日澆灌甘露,才救我一命。此恩此德,終生不忘!”
原來是這么回事!小和尚沒想到竟然救了別人一命。心里反倒有點局促不安,說:“區(qū)區(qū)小事,仙姑不必介意!”兩人就這樣攀談起來。小和尚談了他家住江州,因家貧被迫出家。一時間兩人越談越投機,不覺已是紅日西沉。小和尚見天色已晚,擔(dān)心師父責(zé)罵,要趕快回去。分手時,何姑約他明日在此相會,小和尚欣然同意。打這以后,小和尚便瞞著師父,利用到三疊泉挑水之便,天天在山崖邊跟何姑相會,促膝而談,常常樂而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