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鍋肉的來歷
山冬
回鍋肉是四川民間的傳統(tǒng)菜肴,也稱熬鍋肉,回鍋肉。因其歷史悠久,食者甚眾,遂成為別具風味的四川名菜。俗話說,入蜀不吃回鍋肉,等于沒有到四川。在四川,幾乎每個家庭都能炒出一道香味四溢的回鍋肉。然而,關于回鍋肉的起源卻撲朔迷離,眾說紛紜。
傳說回鍋肉起源于清代末期,由成都一位姓凌的翰林發(fā)明。據說,凌翰林仕途失意,回到家鄉(xiāng)成都后,祭祀先祖。遵照傳統(tǒng)禮儀,祭祀祖宗以豬肉為尊。西漢劉安主編的《淮南子》記載:“世俗言:饗大高者(高誘注:大高,祖也)彘(豬)為上……夫饗大高而彘為上牲者,非彘能賢于野獸麋鹿也,而神明獨饗之,何也?以為彘者,家人所常畜而易得之物也,故因其便以尊之。”
在四川,用作祭祖的豬肉,先要煮熟,不能放鹽,以示不忘食物的本源,表達對祖宗的尊敬。祭祀后家人就可享用祭肉,一般是將祭肉切片,直接拌以椒鹽之類作料吃,也可以放回到湯鍋中,加鹽和菜蔬煮熱后再吃。凌翰林平時愛吃一些煎炒類菜肴,祭祖之后,就將祭肉切片放入炒鍋翻炒,又加入鹽、花椒、醬、醪糟汁和青蒜。沒想到其味香美無比,左鄰右舍紛紛仿效改進,回鍋肉就這樣誕生了。
其實,回鍋肉的起源時間遠比傳說悠久。
回鍋肉又名熬鍋肉,在川南不少地方稱作爆肉。翻開歷史文獻會發(fā)現(xiàn),宋朝皇帝的一次盛大壽宴上就出現(xiàn)了爆肉這道菜。宋人孟元老撰寫的《東京夢華錄》記載:“凡御宴至第三盞(即御宴上皇帝向親王宗室和文武百官第三次賜酒,一共有九次),方有下酒肉、咸豉、爆肉、雙下駝峰角子(形如駝峰的面食)。”孟元老所提及的爆肉,很可能就是人們熟知的回鍋肉。
有人或許會問:以豬肉為原料的回鍋肉怎么可能成為宋朝御宴大菜呢?《后山談叢》說:在宋朝“御廚不登彘肉”。實際上,皇帝的餐桌上并未完全禁絕豬肉。曾在四川為官,后升為宰相的呂大防對宋哲宗趙煦說:“飲食不貴異味,御廚止用羊肉。”勸說皇帝不要去貪圖珍饈佳肴,只能吃羊肉。呂大防還說:“此皆祖宗家法,所以致太平者。”呂大防之所以苦勸皇帝“止用羊肉”,恰恰從反面印證了豬肉同樣受到皇帝青睞。所以,御宴上的爆肉,有可能指爆豬肉。從烹飪方式“爆”的角度,可以將爆肉視作回鍋肉的原型。
雖然《東京夢華錄》沒有說明爆肉是四川菜,但是,西蜀飲食文化在宋朝出現(xiàn)強勁的向外擴張趨勢,很可能爆肉也是從四川傳到京城的?!稏|京夢華錄》還記載了汴梁(今開封)城里有“川飯店”。宋人吳自牧的《夢梁錄》也記載了臨安(杭州)城里有經營川菜的“川飯分茶”。至于爆肉的烹飪原料和工藝,《東京夢華錄》沒有說明,很難判斷與現(xiàn)在的回鍋肉是否一致。川南稱回鍋肉為爆肉,是否只是保留了宋朝爆肉之名?有待進一步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