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春節(jié)
贊怡氏
臺灣目前的公定假日以中秋、端午及春節(jié)為主,其中春節(jié)又是放的假最長、最被重視的節(jié)日。臺灣的居民多為閩南和客家人,再加上從中國大陸來的居民,經歷融合與演變,形成了今日獨特的形式和風采。
與澳門一樣,臺灣也是到農歷臘月二十三日祭灶神,這天,許多臺灣人會在家中供奉上豬、羊、雞、鴨、魚,及水果、甜食等供品,再燒香為灶神送行,希望其神祗能為其在玉帝面前多說好話。也如同每個華人家庭,除夕之前,家家戶戶都會進行全面大掃除和采辦年貨,并在門口貼上象征新年的各式紅條祝語。另外,在除夕這天全家要一起拜祖先,之后全家人就開始圍爐吃團圓飯,也就是“年夜飯”。一般較為講究的年夜飯菜中,有象征全家團圓的魚丸、肉丸,表示年壽長久的韭菜、 年糕,以及象征“年年有余”的魚等。
大年初一拜年是重頭戲,孩子們能從長輩那拿到紅包壓歲;大年初二回娘家,是嫁出去的女兒帶丈夫和孩子回娘 家的日子。據(jù)說初一不能回娘家,那會將娘家的財運帶走。初三這天人們多不出門,初四則是接神,迎接“灶神”回來的日子;初五開市,許多公司行號有象征性的開業(yè),但有的人則開始上班了。開始上班不代表過年結束,過年會一直持續(xù)到元宵節(jié),臺灣的元宵節(jié)節(jié)目很多,吃元宵、賞花燈,到處仍充滿了歡樂的氣氛。
若以上班的人來說,過年的習俗其實從農歷12月16日的“尾牙”開始。這天各個公司都要拜神,祈求新年財運佳,并請員工聚餐吃尾牙,而且吃尾牙時,若有 雞頭在桌上,可千萬別坐在雞頭前方,那代表了老板請你另謀高就;若是沒有尾牙的公司,就會變成請吃“春酒”,是在開市后再擇日舉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