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成都“打喪火”的七道程序
幸福男神
成都人歷來稱辦喪事為“打喪火”。舊時,打喪火分小三天或大三天,視各自情況定,辦喪事的過程,都要經(jīng)歷“備后事、送終、設(shè)靈堂、打喪火、燒七、除服”等。
父母進入衰年,子女要為其準備后事(也有老人自行籌備的),包括壽木、老衣。壽木即棺材,老衣即人去世后穿的衣服。后事還包括請陰陽先生看墓地,用石料砌好墓穴。火化推行后,壽木淡出,以前壽木生意很紅火,北門金華街就是集中銷售棺材的。
老人臨終,家人要急趕回家送終,聽臨終者囑咐后事或見最后一面。舊時子女要跪在老人床前送終,直至落氣。若無子孫送終,被認為生前做了惡事;人子未給父母送終,必被嘲笑批評。老人氣絕時要放落氣炮(升天炮),并立即將尸體從床上移至木板或涼床上,俗稱晾尸(以防假死)。以白布或紙掩其面,撤下床帳。據(jù)說不這樣做死者如陷天羅地網(wǎng),尋不著出路。繼而燒3斤6兩紙錢,名曰燒倒頭紙或落氣錢,供死者去陰間的路上用。大門貼孝對一副,如有門神,必拿紙錢將門神頭部貼住。租佃他人房屋,須釘一紅布條于大門門楣上,表示給主人掛紅。神龕、祖先靈位,用紙錢或白紙條架成十字貼上,以避邪穢,待喪出復(fù)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