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民俗怪(2)
未了情
桐城民俗十大怪(2):三月初三吃野菜——蒿子粑
三月初三這一天,桐城鄉(xiāng)人多食用香蒿和米粉做成的蒿子粑,驅(qū)邪粑鬼。這個民俗非常非常的特別,不僅別的地方?jīng)]有,甚至連安慶其它縣市也沒有聽說。
三月三倒是個傳統(tǒng)節(jié)日,只是各地的說法各不相同。一說,伏羲和其妹女媧摶土造人,繁衍后代,后人由農(nóng)歷二月二到三月三為太昊陵廟會,善男信女云集陵區(qū)朝拜人祖;又說,三月三是王母娘娘開蟠桃會的日子,有一首北京竹枝詞這樣描述:“三月初三春正長,蟠桃宮里看燒香;沿河一帶風微起,十丈紅塵匝地飏”。在少數(shù)民族中,三月三也較為盛行:黎族稱三月三為“孚念孚”,為預(yù)?!吧教m”(山地旱谷)和打獵豐收的節(jié)日,也是青年男女自由交往的日子,人稱談愛日;畬族以三月三為谷米的生日,家家吃烏米飯;瑤族以三月三為“干巴節(jié)”,是集體漁獵的節(jié)日;侗族多于此日舉行搶花炮、斗牛、斗馬、對歌、踩堂等活動,亦稱“花炮節(jié)”;壯族多于三月三趕歌圩,故又稱歌仙節(jié)。在道教中,三月三日是道教真武大帝的壽誕。
以上這些說法,與桐城人吃蒿子粑似乎一點關(guān)系都沒有。要搞清楚蒿子粑問題,必須緊緊抓住“上巳節(jié)”這個核心。上巳,就是三月上旬的巳日,歲在初春,具體日期并不固定。陽春三月是山花爛漫、春潮涌動之時,同時卻也是春蟲蠢動、百病入侵之時。所以,上巳節(jié)又稱為鬼節(jié)。《后漢書·禮儀志上》記載,“是月上巳,官民皆絜于東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為大絜”。因為洗潔的行為過于單調(diào),后又增加了臨水宴賓、游春踏青的活動內(nèi)容。至曹魏時,為了操作方便,上巳節(jié)的日期始固定為三月初三,后代沿襲至今。
用什么來宴賓呢?一方面,應(yīng)當是延年益壽、強身固體的健康食品;另一方面,應(yīng)當是因地制宜、各取所需的時令食品。所以,在漢人當中,三月三總要吃點什么,吃的東西多少與驅(qū)病有關(guān),但具體的食品各不相同。比如,南方有的地方磨米面做“打鬼粑” “纏腳面”食用;臺灣、福建地區(qū)“采鼠麹草,合米粉為粿以祀其先”(《臺灣府志》);在我們桐城,發(fā)明了蒿子粑。
事情大概是這樣的:三月三是上巳節(jié),這一天要吃點能驅(qū)病的時令食品,于是桐城人吃起了蒿子粑。問題是,蒿子這種植物到處都是,為什么別的地方的人不做蒿子粑?這的確是個待解的問題。
做蒿子粑是有講究的。米粉可以是秈米,也可以摻一點大米。蒿子不能放得太少,否則就不成蒿子粑了。但是,蒿子的植物纖維比較粗,一定要摘其嫩頭,而且不能放得太多。為了口味好一點,一定要多放一些臘肉,素的、肥的都要有。蒿子粑是吃油大王,不能舍不得油。而且,蒿子粑有一個特點,新鮮做出來的反而不好吃,放幾天后用油焊著吃味道更佳。
每到一年三月三,桐人齊吃蒿子粑。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