嶗山民間文學藝術
梓潔君
嶗山的民間文學藝術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其民間故事、民間曲藝、民間音樂、民間舞蹈及地方戲曲,無不充滿生活氣息,反映嶗山的淳樸民風,其中尤以民間故事為最,它清奇別致,獨具一格,富有嶗山的鄉(xiāng)土氣息。
民間故事
嶗山民間故事蘊藏量很大,種類多,內容廣,質量高,為山東省所少有。它是在嶗山這塊土壤中生長起來的,經過幾代人的口頭流傳和加工,充滿著濃厚的嶗山鄉(xiāng)土氣息。在嶗山的民間故事中,數量最多而且也最有嶗山特色的當推風物故事、名人軼事和神話故事三大類。
嶗山民間故事的整理創(chuàng)作活動始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多年來,通過業(yè)余作者不斷地深入民間采風,共搜集整理了4500余個民間故事,先后編印11個故事資料本。至1997年,共分類出版了16個故事專集,包括民間故事2172篇、454萬字。其中,《嶗山茶》等7篇故事和《嶗山志異》故事集,先后獲全國民間故事二等獎;《宋宗科故事集》和《嶗山故事選》分別榮獲山東省民俗成果一、二等獎;《黑二斬妖》榮獲山東省民間文學作品二等獎;《嶗山民間故事全集》獲青島市第三屆文學藝術作品一等獎。
民間故事《棗孩兒》曾收進《高等學校文科教材民間文學作品選》和《中國新文藝大系》。民間文學業(yè)余作者有54人分別被吸收為各級民間文藝家協(xié)會。其中國家級會員4人,省級會員23人,市級會員54人。
民間音樂
嶗山為中國道教名山,因而嶗山的民間音樂也受到道教音樂的影響。清代順治四年(公元1647年)后,嶗山地區(qū)始有道士樂隊和村鎮(zhèn)民間樂隊。當時,演奏多以《離恨天》、《賞春》、《山丹花》三支曲牌為主?!峨x恨天》系嶗山外山派道士“應風音樂”的主要曲牌,多用于道教儀式中,樂曲采用民族七聲音階,羽調與角調兩種音階交替出現,旋律委婉感人,每一樂句均有大甩腔,以應借念經唱和兼練氣功的需要。當時,內山派各道觀雖不把《離恨天》等列為應風道場音樂節(jié)目,但卻吸收其精華部分作為古琴演奏的曲牌。
道教音樂的流行與傳播,推動了嶗山地區(qū)民間器樂的蓬勃發(fā)展。民國年間,演禮、書院、吳賈村、彭家臺等地的香火會和民間老藝人多師承嶗山道樂,演奏的曲目為明代郭勛的《賞春》、張祿的《山丹花》及傳統(tǒng)曲牌《泰山景》、《將軍令》、《昭君》、《歸去來辭》、《梅花三弄》等,許多曲目流傳至今。彭家臺村民間樂隊的演奏聞名山東省、青島市,1987年該村的民樂合奏《山丹花》獲山東省廣播電視獎。清末至民國時期,嶗山地區(qū)流行嗩吶及笙、管、笛、簫、四弦、古琴等。20年代,風琴、銅號、小提琴等西洋樂器逐漸傳入。建國后,人民的文化生活不斷豐富與提高,除有各種中、西樂器外,電吉他、電子琴已開始流行。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嶗山地區(qū)的群眾文化生活空前活躍。
1985年10月,西城匯村成立起嶗山第一支農民管弦樂隊,有隊員45人,其中弦樂組11人(小提琴10人、大提琴1人)、管樂組19人(小號6支、圓號2支、中音號2支、長號3支、薩克管2支、長笛1支、短笛1支、黑管2支)、打擊樂組4人(定音鼓、軍鼓、小鼓、大鈸各1件),另有雅馬哈電子琴1架、手風琴2架。演奏員均為該村農民,經業(yè)余訓練和自學,演奏水平提高很快。1987年該樂隊演奏的《我愛家鄉(xiāng)西城匯》獲青島市演出優(yōu)秀獎。1964~1987年間,嶗山民間歌手、樂手參加青島市音樂會演33次,獲獎35人次。
民間舞蹈
嶗山地區(qū)的民間舞蹈,主要是群眾在春節(jié)期間自發(fā)性的娛樂活動,有較深的群眾基礎。長期流傳并保留下來的嶗山民間舞蹈,大體可分5大類10余種。
秧歌類 嶗山地區(qū)的秧歌是由即墨傳入的。1924年,中韓鎮(zhèn)大麥島村就興起了“地秧歌”,共有16個角色,大多扮演戲曲故事中的人物,如黃天霸、楊香武、孫悟空、白蛇、青蛇、貨郎、縣官等,角色按戲劇扮像。建國后,嶗山地區(qū)的秧歌突破了舊的傳統(tǒng)形式,扮演工農兵,參加各種宣傳活動,歌舞并舉,生動活潑。
高蹺類 高蹺傳入嶗山地區(qū)已有上百年歷史。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北宅鎮(zhèn)溝崖村組織了嶗山第一支高蹺隊,當時的高蹺腿的高度一般不超過25厘米。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溝崖村幾個在河南許昌做木工的人,引進了許昌的高蹺技藝,蹺腿高度也增加到60~80厘米?,F今,每個鎮(zhèn)都有四五支高蹺隊,一般只在春節(jié)至正月十五期間演出。
道具舞類 手或身披道具而舞,是嶗山地區(qū)民間舞蹈的一個特點?,F有的道具舞分兩大類:第一類是硬架子道具舞,如“跑驢”、“跑旱船”、“水族舞”、“太平車”、“人力車”、“大頭娃娃”等,活動較為普遍。第二類是軟架子道具舞,如“龍燈舞”、“獅子舞”,因道具制作上技術復雜,造價昂貴,而且表演技巧難度大,故不普及。歷史上嶗山地區(qū)有兩處著名的龍燈舞,一是北宅鎮(zhèn)五龍村的龍燈舞,始于清同治九年(1870年),龍身長9節(jié),全長11米,每到春節(jié)去即墨城表演,他們表演的“串龍”、“大小五花”、“滾龍”,方圓百里聞名;二是中韓鎮(zhèn)孫家下莊的龍燈舞,始于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龍身長40米,晚間龍身內點燃臘燭,光彩奪目,顯赫壯觀。
雜耍類舞蹈 雜耍類舞蹈有流行在沙子口鎮(zhèn)姜哥莊的“燈官”、“撬官”、“抬閣”,北宅鎮(zhèn)溝崖村的“豬八戒背媳婦”、“鋸大缸”,還有中韓鎮(zhèn)中韓村的“太平車”、石老人村的“拉人力車”等。
地攤文武戲 地攤文武戲是嶗山地區(qū)一種獨特的表演形式,它要求演員綁上腿子能跑高蹺,卸下腿子能唱文武大戲,而且唱、念、做、打均見功力。解放前,中韓鎮(zhèn)大麥島以唱《春秋配》、《打漁殺家》、《小放?!返任膽蛞婇L;沙子口鎮(zhèn)段家埠村則以擅演《鐵公雞》等武戲著稱。現今,這種表演形式逐漸失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