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民間嬰兒出生的禮儀
浮生繪畢
在山西民間,嬰兒出生的禮儀,包括孩子出生后的一系列儀式。
在民俗當中,山西人對出生是很講究的,人們把懷孕稱為“有喜”,測試是男是女,形成各種禁忌以保護孕婦。嬰兒出生后要“三朝蒸饅首,饋外家以報喜,九日,外家送粥米、褓衣、枕頭”。(光緒:《平遙縣志》)在晉南,嬰兒出生后要在門外貼一長二寸、寬一寸的紅紙,男孩用長方形,女孩貼石榴形,以告鄰里。隰縣一帶“初生子,禁生人入室,插稻稈于門,男二女一”。(康熙:《隰縣志》)嬰兒出生后都要舉行一系列的儀式,各種熱烈歡宴的場面所表現(xiàn)出的功能,便是要確定其在家庭中的地位,讓村里的父老鄉(xiāng)親及社會予以承認。當然,在傳統(tǒng)社會,在農村社區(qū),此類儀式的隆重程度、影響范圍的大小、級別檔次的安排,對于每個新生嬰兒都是不一樣的。頭生嬰兒,中年得子,唯一的孫子、男性嬰兒,諸如此類的角色同女性嬰兒,第二、三胎嬰兒等等在儀式安排上有很大不同。
不同的安排及反映了嬰兒在家庭、家族中的不同地位,也反映了成人世界的觀念,社會結構與嬰兒的性別期待。在中國,在山西的農村、社會,重子嗣、重生育、重長子、重男輕女的觀念,在嬰兒身上就開始體現(xiàn)出來。
“洗三”是嬰兒出生后第三天實施的一項重要儀式,作為一種生育民俗,流行頗廣。
在山西,生子三天時,家人要采集一些槐枝、艾葉,用溫開水浸泡后加入花椒、草藥洗滌兒體,請有經驗的接生婆為嬰兒洗滌全身,進洗邊唱祝詞,很有一些歐洲人請牧師為嬰兒洗禮的味道。有的地方還特意用艾團和姜片擦關節(jié)等處,用蔥打三下,取聰明伶俐之意。有的地方產婆還用秤錘在嬰兒身上輕按三下,叫做壓千斤,以祝愿嬰兒長大以后能夠肩負重任成為家庭與家族的棟梁。前者一般用于女孩,后者則多用于男孩。
“洗三”的時候一般還要剃去胎發(fā)。并為嬰兒緊三角腹衣,外穿小衫。剃下的胎發(fā)不能隨意丟棄,父母一般都要把它妥善保存,或者揉成團球裝入布袋,縫在嬰兒的背心上。民間以為,發(fā)如血余,而血為精氣之本,佩帶在身不遭客忤,所以有些地方嬰兒的胎發(fā)是始終不剃的。當然,受儒家文化的影響,也有“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不能毀傷,孝之始也”的含義。如果是女孩,一般還需用針穿扎耳孔,以絲線穿入,以備長大配帶耳環(huán)。
“洗三”對于婚后未孕的婦女也是重要的,她們在喜樂之中還有一絲嫉妒,所以一般都要爭著倒洗兒之水,而且倒水時必須向里倒,據(jù)說這樣就可懷孕生子。
“洗三”的習俗起源很早,唐代就開始流行,司馬光在《資治通鑒》中說唐代“洗三”風俗:“上聞后宮歡笑,問其故,左右以貴妃三日洗祿兒對。上自往觀之,喜,賜貴妃洗兒金銀錢?!彼未怂滓咽质⑿?。因為洗三有某種衛(wèi)生防病作用,所以在今天的山西農村仍然很流行。它不僅可以洗去嬰兒胎帶的一些污氣,預示著嬰兒完全脫離母體,自己開始新的生活,而且還有去病吉利,順利成長,聰明成才的暗寓。在晉南河東大地,除了“洗三”之外,孩子出生后的第三天還要舉行祭娘娘的儀式,由主人燒香叩頭鳴放鞭炮,獻上包著白蘿卜餡的餛飩以及吊馬(即點燃三塊折疊好的黃紙),以謝娘娘賜子之恩。也有出生第七天向神靈祭供的,如汾陽一帶在小兒出生第七天,家中備面羊,饅頭五碟,豬肉,豆腐各一方,朝向圣母廟設祭。
嬰兒出生第三天似乎是個很重要的日子?!吧酉慈?、亦設湯餅會,受賀宴客?!?康熙:《永寧縣志》)在晉中呂梁一帶,第三天親朋從四方來,給嬰兒喜錢,給產婦補養(yǎng)品,婆家熱烈歡迎,設宴款待。到了中午12點,也就是“洗三”開始的時刻,婆婆在院子中央面向蒼天,向天地爺供奉一朵用白面做的蓮花大供,長跪于地,一邊獻上錫箔、煙酒、香燭,并不斷地叩頭,一邊口中念念有詞:“您老人家生在明處,眼盡一切,企盼給我們這些生存暗處的人,多多指引,保佑孩子快快樂樂,平平安安”諸如此類的吉利話。儀式完了之后,產房門口掛出很有特色的紅紙葫蘆,隨風飄蕩,它告訴外人不得入內。在晉南則是用艾枝、松柏做成X狀釘在墻上,在定襄縣,是將帶根的秀谷與紅布連接扎成一束懸掛在門口,在生男孩的情況下,紅布上佩以弓箭和大蒜,生了女孩,則只佩以大蒜。
這些東西使語言成了多余,你可以把它看作民間的生育廣告,它所透露的信息是明顯的,既可趨邪免災,避免嬰兒生病夭折,又賦予了主人對孩子未來前途的美好希冀,同時它也是一種門標,忌外人進入產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