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倒在石榴裙下”的典故
炳錦桑
什么是石榴裙呢?又為何叫“拜倒在石榴裙下”呢?
紅裙=石榴裙
古人將石榴的果皮及花搗碎,研汁染布,再做成紅色衣物,因此,人們也將紅裙稱之為“石榴裙”。
至于“拜倒在石榴裙下”的說法,則源自于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故事:
唐明皇寵愛楊貴妃,不理朝政,大臣們不敢指責(zé)皇上,遷怒于楊貴妃,對她拒不使禮。一天,唐明皇設(shè)宴群臣,邀楊貴妃獻舞助興。楊貴妃趁機向皇上耳語:“這些臣子對臣妾側(cè)目而視,不使禮,不恭敬,我不愿為他們獻舞?!?/p>
唐明皇感到寵妃受了委屈,下令百官,爾后見了貴妃一律使禮,拒不跪拜者,以欺君之罪嚴(yán)懲。眾臣無奈,見到楊貴妃身著石榴裙走來,無不紛紛下跪使禮,“拜倒在石榴裙下”的說法因此流傳下來。
權(quán)勢→美貌
不過,“拜倒在石榴裙下”的說法流傳千年后,也轉(zhuǎn)型了。唐代眾臣“拜倒在石榴裙下”,是畏于楊貴妃的權(quán)勢;今日的男人“拜倒在石榴裙下”,則是指被女子的美貌所征服。
原本拜倒石榴裙是意指屈服于權(quán)勢,但這句話轉(zhuǎn)了千年,卻變成了拜倒在女子美貌底下,就如同,請人傳話傳到后面意思總和原意有所偏差,有時甚至偏差千里之遙啊。
“寄話會多、寄物會少”。意指:請人代傳話,原本十個字會變十一個字…二十個字會變?nèi)畟€字。而請人代轉(zhuǎn)交物品則是,東西愈轉(zhuǎn)手東西變的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