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泉州泉港區(qū)生活習俗(7)
雁凡子
三、居住習俗
變異性是民俗的基本特征之一,居住民俗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也在發(fā)生變化。泉港地區(qū),無論是先秦的高臺巢居、秦漢的船屋,還是始于宋代的官式大厝、清代的“土樓”、民國的洋樓、建國以來的石構民居等等居住民俗,都與各個時期的社會生活有密切關系。
先秦至五代
一九八七年十一月,福建省博物館、泉州市文管會的工作人員在涂嶺鎮(zhèn)蘆樸村東北四百多米處的蟻山頂上,發(fā)現了一處先民遺址,共采集石磚三件、陶紡綸一件、陶豆1件以及陶片二百余種。蟻山遺址證明了早在新石器時期,泉港先民就在這塊依山傍海的土地上披荊斬棘,繁衍生息。簡單原始的竹木結構的高臺巢居,是先秦時期的居住形式。秦漢時期,百越民族在我國東南沿海廣大地區(qū)生活,泉港境內的居民是百越之一的閩越族。閩越人生活居住以船為家,這種房屋可稱之為船屋。另一種房屋是在岸上或臨水而建干闌式建筑,俗稱“吊腳樓”。一般用木材或竹子建造,即用矮柱將整座房屋架起,“上設茅屋、下豢牛豕”。這種民居干爽、不潮濕,且可避免沙虱、毒蛇、猛獸的侵害。
秦漢時期及以后相當長一段時間,不斷有中原人士徙居南方。中原漢民第一次大規(guī)模移居泉州是在西晉永嘉年間,其后還有三次較為集中的遷入,分別是唐初、唐末五代及南宋時期?!堕}中記》記載:“永嘉之亂,中原士族林、黃、陳、鄭四姓入閩。”位于湄洲灣南岸的泉港一帶是泉州地區(qū)開發(fā)較早的地域。二○○五年九月,涂嶺鎮(zhèn)世上村發(fā)現一批西晉永嘉三年(公元三○九年)的紀年墓磚。這些一六九六年以前的墓磚長二十七.五厘米、厚五.三厘米、寬十.三厘米,與現在的機磚相比顯得略長,被當地村民當做普通的建筑材料使用,因常年風吹日曬,大多已是青苔斑斑??梢姰敃r磚頭作為建筑材料,已在境內的房屋、墓室等建筑運用。新中國成立以來,有關部門還在山腰鎮(zhèn)普安村發(fā)掘了多座南朝古墓,根據造型及磚的紋飾可推測,墓主皆是中原遷入的富裕之人。這個時期,在南遷的高官貴族的帶動下,中原風格的民居建筑逐漸代替了土著民居。據專家考證,這時的古民居以三開間為基本單位,再組合成三合院或四合院,以及以中軸線左右對稱布局,與中原地區(qū)晉、唐住宅形制特點一致。
宋元至明中期
這一時期民居注重擇位、定向、布局,已普遍流行使用羅盤。宋元時期大量燒制的純正紅磚瓦已出現并廣泛用于建筑上,如南埔鎮(zhèn)南埔村咸淳十年宋墓的墓室外側有三或五層薄瓦片砌成的防水層,防水瓦片略有拱形,大小規(guī)格與傳統(tǒng)民宅上覆蓋屋面的紅瓦片十分接近,鋪地的薄方磚則與傳統(tǒng)民居中用于廳堂鋪地的大方磚完全一致。紅色象征喜慶、富貴,帝王宮殿建筑如宮墻、檐墻、屋頂一律用朱色。而泉州民居卻以紅磚文化為其顯著特征,時至當代,橘紅色貼面磚和層面瓦的民居仍是包括泉港區(qū)在內的泉州地區(qū)所特有的,這種“皇宮起”的傳統(tǒng)民居,引起眾多建筑學家和民俗學家的興趣。
“皇宮起”民居,傳說為五代王審知為董皇后娘家賜“皇宮起”所致,還有一種說法是朱元璋賜閩南地區(qū)民所作“皇宮起”。前者脫離了民居發(fā)展形成所需的長期基礎,后者就形成時間而言與考古數據不符。比較而言,“皇宮起”源于南外宗似更為可信。原來,兩宋之交時,北方戰(zhàn)火不斷。宋南渡后,宋宗室貴族大批南移,眾多趙氏宗子在泉居住,由于其身份顯赫,住宅必然是規(guī)格較高的宮殿式建筑,這就大大刺激這一時期當地民居的發(fā)展。
“皇宮起”的古式大厝也稱官式大厝,是泉港傳統(tǒng)民居的典型。其布局按中軸線對稱排列,多層次進深、前后左右有機銜接。間數多取奇數,作三開間或五開間,進深有一進(落)、二進、三進,乃至四、五進。如二進三開間大厝,是由“下落”(或稱“前落”)、天井及兩廂、“上落”三部分組成。大門左右各有一間下房,合稱“下落”?!跋侣洹敝鬄樘炀?,天井兩旁各有一間廂房(或稱“櫸頭”)。過天井為主屋,中間是廳堂及后軒,其左右各有前后房四間(俗稱大房、后房),是住室和起居間,合稱“上落”。廳堂是奉祀祖先、神明和接待客人的地方,面向天井,寬敞明亮。而臥室房門懸掛布簾或竹簾,房頂天窗甚小,房內幽暗。
“上落”的房間也有講究,兄弟分家時,以東大房為尊,余類推。有的大厝前加門庭(俗稱“大埕”),東西兩側及后軒外面,或加護厝,有單護厝、雙護厝、環(huán)護厝之分,作臥室或雜物儲藏間,并于門庭四周筑起圍墻,成為一個封閉型規(guī)格獨立的建筑群。大門逢大事才啟開,平時由兩側邊門進出,大門入門處正中又有木板壁,或置屏風。室內地面鋪紅方磚,窗根門扉則雕塑花鳥,山水、人物等圖案。廳口、天井、廂房、墻礎、臺階、門庭等鋪砌平整條石,四周墻面貼砌紅磚,并構成各種幾何形或吉慶圖案。大厝屋頂多為懸山式曲線燕尾脊,屋面鋪設紅瓦間瓦筒,檐口裝配瓦當和滴水。而下房、廂房、護厝等次要房屋,則多為硬山式屋頂或馬頭式山墻。豪華士紳之宅,還于宅外增辟花園,園內挖池壘山,構筑亭榭;或于宅內天井中綴以盆景假山,以成幽雅自然之趣。
“皇宮起”大厝在建筑造型上既堂皇古雅,又肅穆大方,在文化內涵上,體現了與中國封建社會自然經濟相適應的封閉式主次尊卑尚禮氣氛。泉港一帶“皇宮起”大厝至元代已趨于成熟,峰尾鎮(zhèn)現存的盧琦故居便是一個很好的實例。明代初期至中期,社會較為穩(wěn)定,永樂、宣德后,隨著官營海外貿易的衰落,私商海外貿易出現空前繁盛,獲利頗豐的私商經濟為這一時期民居發(fā)展提供了重要經濟支持。當時泉港沿海的后龍、峰尾、界山一帶都營造不少巨宅華屋,較有影響的是槐山大府第。
盧琦故居。盧琦故居是泉港地區(qū)現存較有影響的元代民居。其坐落在峰尾鎮(zhèn)誠平村盧厝自然村,始建于元朝至正年間(公元一三四一~一三六八年),坐東北朝西南,長六十米,寬三十八米,三進七間張,兩天井,硬山式屋頂,是一座頗富地方特色的宏偉建筑。故居四周筑有圍墻,門前有寬闊埕地,兩邊有柴房(廚房和貯藏室)各兩間;北邊有兩層繡花樓(小姐居室)一座;南邊有文武館各一座;館后有小花園,內設涼亭、石桌、石凳、假山等。盧琦系終元之世泉郡北門外唯一進士,其故居系泉港負有盛名的文物古跡,然因年久失修,前二進倒塌,僅存外墻體。
槐山大府第。界山鎮(zhèn)槐山村林氏家廟右邊有一座規(guī)模宏大的古大厝,人稱為“大廳大府第”。古大厝共有四進,左右各有四座三開間護厝,府第后另建一座三開間后護厝,整座古大厝原有大小房間一百三十二間,天井二十個,大石階三十級,目前保存下來的一個廳堂極為闊大,房頂橫排椽子多達三十六支。雖然古大厝的屋頂、壁墻經歷代修葺,大部分不復原貌,但天井、柱珠、臺階和石獅等猶遺留至今,圍墻四角的四個大茅廁尚有遺跡可尋,宅院之前那個占地約三百平方米的石砌荷池也見證了當年的奢華。該大厝寬三十七米,進深八十八米,占地約三千二百五十平方米,規(guī)模之大,在泉港乃至泉州地區(qū)都極為罕見。它建于明朝成化年間(一四六六~一四八六年),建筑年代之久遠,遙遙領先于泉港一帶絕大部分現存的古民居。說明早在明中期以前,泉港古大厝的形制已完全成熟。
明末至清中期
明末清初社會動蕩,首先是明代嘉靖、萬歷年間,沿海海盜猖獗一時,人民生命財產損失難以計數,許多繁華的城鎮(zhèn)、村落淪為廢墟。其次是清初頻繁的戰(zhàn)亂、“遷界”造成人民流離失所。所謂遷界,指清廷為扼制踞在臺灣的鄭成功,于清順治十八年(一六六一年)八月強迫閩、浙、粵等沿海居民向內陸遷徙三十~五十里,泉港區(qū)域幾乎全在遷界之內。先民們在這場遷界的歷史浩劫中,倍嘗輾轉遷徙之苦和遠離祖業(yè)家園之痛。當時,界外田園、房屋、樹木,盡被燒毀。這一時期民居建筑停滯發(fā)展,主要風格趨于自然、樸素。由于社會財力的匱乏,民居建筑材料最大限度地利用鄉(xiāng)土建筑材料和建筑廢棄物,由于用生土、三合土夯筑墻體既堅固又經濟,故當時十分流行;“出磚露石”、“城市瓦礫土”墻體也是這時期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
康熙二十二年(一六八三年),清廷撤銷遷界令,沿海移民回流原籍重建家園。一方面,相對的政治安寧帶來社會經濟的逐漸復蘇,加上泉港人在浩劫中開闊了眼界,增長了經商發(fā)展經濟的能力,泉港民居建筑重新煥發(fā)生機。另一方面,因長期動亂的影響,在此后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人們建設民居時不得不考慮防御功能,出現建設密集排列分布的建筑群,如省級歷史文化名村后龍鎮(zhèn)涂坑村,即是在復界后建成宏偉的古民居群,還有山腰鎮(zhèn)小三房古民居群,也是這一時期的代表性建筑;單座建筑則多出現能瞭望敵情的埕頭樓、護厝樓、櫸頭樓以及最后一落為樓房的局部高層建筑,最具代表性的有前黃土樓、山腰后樓、前黃侍衛(wèi)府等。
涂坑古民居群。當時在涂坑定居的主要是劉氏長房和四房。長房后嗣銜連建四排大厝,前排建造三座并排三進三開間大厝,其中一座外加雙護厝,共有一百個門、九十九個窗,十一個天井,連同磚埕及圍墻,占地面積達一千七百三十九平方米,范圍之大,極為罕見;第二排建造一座二進五開間大厝、三座二進三開間大厝;第三排有八座兩兩相向的二進三開間大厝,中間形成一條街;第四排建造四座二進三開間大厝。在這四排大厝東北面斜角度坐落著三座兩進三開間大厝。四房后嗣建造三處民居群,一處是兩排四座二進三開間大厝,中間是又一座三進深五開間的提督府第,另外兩處皆是整排三座二進三開間大厝。這些古民居跨越數百年的歷史長河,似乎有一雙無形的手在指揮著它們,排列齊整,井然有序,絕大部分坐西北朝東南,冬暖夏涼,每座大厝相距三十至五十米,便于通風、交通、活動和互動防御。
現存的二十七座古民居大部份還居住著劉氏后人,可知其堅實牢固。它們皆是磚石木材結構,大部分古大厝大門前的壁肚是以寬二米、長三米的大石板砌成,底部又有石雕腳架。古民居中雕塑種類繁多,姿態(tài)萬千。按雕塑材料分,有石雕、木雕、磚雕和泥灰雕;按造型分,有浮雕、陰雕、線雕和透雕;按雕塑內容分,有山水雕、人物雕、花鳥雕、樓閣雕。石雕上的構圖均衡,線條細膩流暢,人物的胡須衣袂恍若欲飄,跳躍于枝上的喜鵲仿佛在戲謔追逐,屋宇的窗戶和門戶鏤空相通,別出心裁……在大門側、屋脊上、院子里,蹲著、立著、臥著大大小小姿態(tài)各異的石獅,此外還有各式各樣上面鍥刻著各種花紋的石柱、石鼓、石花架、石砣、石盆。泉港地區(qū)古代民間雕塑藝術,在這里展現得淋漓盡致。
前黃土樓。前黃鎮(zhèn)前黃村的土樓建于乾隆六年(一七四一年),為當時樓主黃素、黃堂官父子歷經三十余載建成。土樓皆由條石砌筑,作平面方形四合式,等邊長二十八.二米,高三層九.四米,墻壁的厚度最寬達一.四米,窄者也達○.七三米。一、二兩層由花崗巖條石砌體,精鑿得平坦均勻,只見線條,不見灰漿。第三層由糯米、糖水、石灰抹壁而成。年久變黑似土,故當地人稱之“土樓”。二三層樓內彩棟畫壁,共有二十四格欄桿,雕飾花鳥。三樓上緊靠墻壁處有一條約寬二米左右的可通達四周或哨樓的走廊,舊稱“跑馬道”,既寬敞明亮,又通風透氣。土樓外部四角頂端各有哨樓伸出,設有射擊孔。樓下四壁僅在西面設拱形石大門,石大門分內外兩重,都用優(yōu)質堅固的檜木做門板,中間為大鐵閘。外門板又加包鐵皮,門上還設有水槽,以防土匪火攻。這些設備堪稱防范嚴密,布局嚴謹。樓內隔成三十六間房,樓外環(huán)筑七十二間廂房,取象于“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石樓坐東朝西坐落于厝群中央,總體結構主次有別、高大壯觀。
土樓因年久失修,屋蓋梁柱又于“文革”期間慘遭毀損,現徒剩四壁。獨環(huán)繞石樓的七十二廂房,基本保持原狀,多為紅磚白墻體、硬山式屋頂、屋蓋瓦筒、二進五間張雙護厝格局,里面雕梁畫壁,雕飾花鳥禽獸,堂皇氣派。土樓前面有石埕,分三層鋪以石板,占地四百五十三.六平方米。埕北有一木構的埕門,埕門外又一石埕,也鋪石板三層。此埕的西面又有兩個高低不同的大磚埕。土樓與環(huán)屋高低俯仰,相互連貫,自西往東分為四進,地勢逐進抬高,鋪以石臺階連通。相傳樓主黃素父母早逝,孤苦伶仃,后娶鄰村的“歹命女”為妻,夫妻倆先后無意中各得一筆大財,就在鄰村埕邊購置土地建造土樓。
小三房古民居群。古厝群由大小不一的九座大厝組成,總占地約六千七百平方米。其中最能體現建筑藝術水平、最具有文物保護價值的是下厝和中厝,二者始建于清朝乾隆丙午年(公元一七八六年),比南安官橋蔡氏故居早八十年。它們皆是懸山式屋脊,前面有磚埕,并護以雜石圍墻,雍容大方。
下厝由東西兩座相聯(lián)的三進五間張的大厝構成,兩邊各有兩個天井,俗稱“四馬拖車”。左右輔以護厝,西面的護厝又一前一后附有武館和文館。下厝共占地一千四百一十四.八四平方米,總計有房子六十五間。進大門,下天井,上廳堂,入后廳,臺階皆是輝綠巖長石板,天井中掘有集水井、地下排水溝,上面兩側置著擺放花卉的石案。古厝的通風采光主要依賴天井、門窗,以及房檐的天窗和空氣閣,因而如此之大的古厝常年清新明亮,即使是累日陰雨亦不潮濕晦暗。中厝內部格局及大小與下厝東大厝前兩進相似,右邊單護厝,總占地六百二十七.四五平方米。屋后建兩間并列的文武館。下厝和中厝外墻墻基、墻裙以花崗巖砌筑,上用紅磚砌筑,大厝內以幾十根巨木作柱,支撐起寬廣的房頂,木柱之下的柱礎皆以輝綠巖雕琢而成,木柱之上是迭梁式托梁,梁上是椽子檁條屋架、雙層瓦屋面,上有瓦筒壓頂,檐前有陶制封檐和滴水。由于中厝和下厝始建時正好臨海,這種精巧堅實的房檐結構有效地抵御沿海風暴,使后世子孫在百年的風風雨雨中安居樂業(yè)。梁、柱、墻板上有漆畫和木雕,大門門廊兩側鑲嵌有精致的磚雕,門前的墻裙的基石有石雕,屋檐與磚墻的交銜處有泥塑雕。下厝的東西兩大厝房檐本相銜連,廊上建小閣樓,名為“娘子織布樓”,可惜在文革后期毀殆。其余的古大厝在建筑材料、內部構造和雕塑裝飾上大體類似。這些大厝皆面朝西南,為閩南沿海地區(qū)最佳朝向,其縝密的藝術構思和高超的建筑造詣,包含豐富的美學、工藝學建筑學、材料學、工程力學的知識。
望海樓。望海樓俗稱后樓,坐落于山腰鎮(zhèn)埭港村。始建于清嘉慶丙辰年(公元一七九六年),費銀一萬四千四百兩,歷經三年落成。泉港民間廣泛流傳“山腰后樓,前黃土樓”,意謂兩座名樓可相媲美。望海樓的整座建筑占地一千七百一十二平方米,深四進,前三進為五開間,西側雙護厝,系穿斗式木構架,硬山式屋頂。最后一進為二層樓,“后樓”之名即由此而得,上下各五間,東側文武館。整座建筑前低后高,為磚、石、木混合結構,大樓內部的造型精美、布局科學,內有大小天井十四個,氣勢壯觀。望海樓前面有兩個大埕:上為石埕,面積三百八十九平方米,近大門口是下埕,用磚塊鋪成,面積二百零三平方米。下埕的大門前兩旁屹立著兩座清代的石雕旗桿座,說明樓主人曾獲得功名,在祖祠前樹旗以顯示。該樓的前兩進已全化為灰燼,三進、四進及護厝至今幸存。
土樓侍衛(wèi)府。前黃鎮(zhèn)前黃村有一座建于清朝光緒四年(公元一八七八年)的二進五間張雙護厝南接偏館庭院的皇宮式古民居,名叫“侍衛(wèi)府”。它坐東朝西,紅磚白石墻體,硬山式屋頂,屋蓋鋪瓦筒,燕尾式屋脊高翹欲飛;前面有一個大磚埕,兩旁各置一個石砌的旗桿座;兩側兩層樓的護厝把整座府宅陪襯得更為恢宏富麗。屋檐下,有白灰雕塑成的山水人物、花卉樹木和飛禽走獸等圖案,涂色繪彩,形象逼真;凹入的大門兩旁,有綠瓷棕磚等鑲嵌的“麒麟呈祥”、“花鳥鬧春”等圖案;大門頂端是黃底金字的“侍衛(wèi)府”橫匾,匾左下角刻著藍底紅字的光緒御璽印鈐。
清末至民國黃鎮(zhèn)前黃村,始建于一九一一年。大厝坐北朝南,由東西兩部分組成,共有三十六間房屋,總長四十四.五米,寬三十五.七米,占地一千五百八十八.七平方米。從最東面的圍墻大門進去,便踏上磚埕;緊挨圍墻邊有個前花園。磚埕的前面是紅磚白石墻體、硬山式屋頂、燕尾翹脊的二進五間張的皇宮式大厝。檐下以白灰與彩瓷雕塑著眾多的人物山水、花卉樹木、飛禽走獸等,形象畢肖,情態(tài)動人,外面用透明玻璃框加以保護。大門兩旁分別鑲嵌著四幅用輝綠巖鏤刻的工筆劃梅蘭松竹圖,左右側各有一個側門,門額上分別有“居仁”、“由義”的石刻。當年平時大門通常是緊閉的,均從兩側邊門出入,若逢盛事節(jié)日,方啟開大門。穿過天井再上廳堂,正中懸掛著一幅“黃山迎客松”的山水國畫。整座大厝雕梁畫棟,古樸典雅之中,不失大氣壯觀。
隔開一條二.五米寬的大巷路,就是西面部分:分別由下館、小洋樓和一座三間張大厝組成。下館與三間張大厝前面均有磚埕,三面圍墻與東面部分隔開,又與圍墻邊門相互勾通。下館西南面有個大門,最西面留個天井,內有二房一廳;往西間隔一條半米寬的小巷,就是三間張大厝;北面與小洋樓厝埕聯(lián)壁。小洋樓因門窗等仿效西洋建筑而得名,它的東面壁也就是五間張大厝西后廳連接的跨巷騎樓壁。另外還在五間張下廳角房的翹脊下開一個小門,內通閣樓,外延的跨巷厝埕與下館厝埕、小洋樓厝埕、跨巷騎樓厝埕串聯(lián)勾通,布局嚴謹,建筑獨特。
阿羅嫂大厝。山腰鎮(zhèn)頂埭村的阿羅嫂古大厝素以“三奇”聞名遐邇:第一奇是古大厝以一個女人的稱謂來命名而流傳,這在泉州僑鄉(xiāng)乃至閩南各地,極為罕見;第二奇是古大厝建筑特色絕無僅有,名揚海內外;第三奇是建筑選址奇特,整座大厝有意建在一條小河轉彎的兩面臨水之處,底基不惜代價打下密密麻麻的木樁。這座大厝始建于一九四七年七月,原計劃建一百零八間,一九四九年農歷十月建至九十九間時,遠在新加坡的厝主人“阿羅嫂”的經濟受到通貨膨脹的沖擊,無力顧及而停建。雖如此,也已花費了九十多斤黃金。
阿羅嫂大厝坐東朝西,系三進三間張雙護駕樓的皇宮式建筑,緊接后院環(huán)樓花園,總長三十八.四米,寬三十三.三米,占地一千二百七十八.七平方米。大厝硬山式屋頂,燕尾式屋脊,屋檐下用白灰雕塑著各種山水人物圖形,墻裙上用紅磚與白瓷磚鑲嵌成斜格幾何圖案。凹入的石大門頂端是一排排斗拱梁雕,鏤刻著多種花鳥卉樹等精美圖案;大門兩側是精美的輝綠巖浮雕,上面則是用紅磚綠瓷等組成的圖案。穿過天井步上廳堂,可見一堵屏風,頂上也是一排鏤刻著人物花卉等圖案的斗拱梁雕,雕工精湛雅美。從屏風兩側邊門進去可通往后廳,后廳中豎立著一座分別通往南北后房閣樓的樓梯。這二間后房閣樓小巧玲瓏,墻體與門窗等均是紅磚砌成,像兩顆璀璨的瑪瑙,鑲嵌在高翹欲飛的燕尾式屋脊旁邊。從北護厝大門進去,可見一溜白石紅磚墻體的廂房,走廊高大寬敞明亮;由走廊經過二道門后,就是后院環(huán)樓花園。北護厝及后院環(huán)樓的北面,除分別設門、窗外,還鋪筑五個面臨小河的臺階。南護厝下層與北護厝基本相同,一樣可通后院環(huán)樓花園。上層最東面是一個鋼筋混凝土梁柱支架平面的涼亭;間隔一間平屋之后,則是典雅秀麗的梳妝樓;樓前北側有一座凌空飛架的樓梯,直通樓上屋埕,在這里極目遠眺,萬千氣象與如畫美景盡收眼底。南護厝及后院環(huán)樓的南面,因是交通要道,所以一樓設有三個凹入的大門、二個小門供行人出入。盡管“阿羅嫂”古大厝未能建完整,后院環(huán)樓的東面與北面的幾間樓房僅建墻體或架設鋼筋混凝土梁柱而已,但仍不失綺麗壯觀,許多人觀后贊嘆它是一座“現代別墅花園”。
自宋時至近代,本地民間風俗無根本上破立,小農經濟一貫占據主導地位,所以民居的布局大體一致,房屋裝飾、日常器具亦世代傳承,相差無幾。
廳堂。廳堂是顯耀主人的社會地位、財力、文化修養(yǎng)等的所在。是整座住宅裝飾的重點。境內每個家庭的廳堂正中,都置一長案桌,祀一龕祖先木主,稱公媽龕,有的會在龕前銜接擺設“公媽桌”,主要用于擺放祭祀品。長案桌置一佛龕,通常主祀觀音菩薩、土地公,有的還供灶君公,其它神祇增減不一。長案桌上方正中壁掛著年畫,有松鶴延年、牡丹富貴、福祿壽喜或百壽圖、盛世升平等。廳堂兩側還有雕藝講究的木制太師椅、茶幾,用以招待客人。這種布局,現在鄉(xiāng)村還有傳統(tǒng)人家沿用。
廚房。廚房是全家人一日三餐的地方,如果沒有筑灶,則整座房子就不算完工,不能謝土進厝。建房之后,首先要由地理先生確定灶口朝向,備料擇日動工。較大的家庭有“雙連灶”,大灶置大鍋,小灶置小鍋,灶腔通連一個磚砌的煙囪通屋頂。有的灶僅有大灶,另用大號烘爐作小灶,俗稱“雞母灶”。民間廚灶有幾種禁忌,灶口不能直對門,也不能對墻角;不得敲打灶臺,也不得在灶前啼哭;熄火時不得把火叉梗于灶口。新灶建成后,在大門口“掛青”三日,不讓陌生人進屋,以免沖撞灶神。這個習俗解放后已鮮見。境內稱傳統(tǒng)的鐵鍋為“鼎”,因為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之前,柴火是主要的炊事燃料,煮飯后會在鍋底附上一層煙灰,鄉(xiāng)下人家經常會在第二天清早煮飯前,一手提著鋤頭,一手提著自家的鍋,在門平地上扒鍋灰。這時,左鄰右舍鋤頭刮著鍋底之聲此起彼伏,相通交錯,匯成一曲鄉(xiāng)村清晨序曲。六十年代以后,炊事燃料逐漸用煤,灶改用蜂窩煤爐;九十年代以后,已逐漸采用電爐電飯鍋、液化氣灶,因此大多筑設新式灶鍋臺。如今,還可見到鄉(xiāng)村人家兩種或三種燃料不同的鍋灶并用。
廚房放置的餐具和炊具,有陶器類、瓷器類的各種碗、盤、碟、瓶、缽、缸、甕、壺等;有鐵、銅類的鍋、鼎、鏟、勺等;有竹器類的笊籬、加籮、簸箕、米篩、吊籃、蒸籠等。用本地海產鱟的背殼制成的鱟勺因為弧形邊緣平整又活軟,能舀括盡鍋中汁液,是用途最廣的廚房用具。以上器具至今還為人們所用。
臥室。古式大厝的特色就是光廳暗房。因為廳堂既要奉祀祖先神明,又要待人接客,必須光亮;臥室是家人睡臥起居之處,按封建傳統(tǒng)禮教來說,非禮勿視,必須昏暗。特別是夫婦和閨女的居室,還要在房門之前掛竹簾或布簾。一般大房為尊,其次是后房、櫸頭房、下房和護厝房,按家中的輩份入住。當然,如果下房或護厝房修建得更為堂皇高雅,高敞透氣,那么宜尊長輩先入住。
房內家具最主要的是床,舊時床鋪窮者有七堵、九堵,富者有十八堵、二十四堵,甚至三十六堵?!岸隆笔且源采先鎳鷻谏峡袒ㄆ炊聻閿怠:髧鷻诜Q為“遮風”,上方有床架,是一列精美的抽屜柜,圍欄還撐起一面圖案對稱的“承塵”,這些支架平平整整地把蚊帳張起。床前還配長柜形“踏斗”,有的會有踏斗兩端置齊床高的柜椅。解放初期,床的款式變得更為簡單、實用,改革開放后,高低床走入了千家萬戶,以其舒適、科學、大方受到了人們的喜愛。舊時臥室內的家具,還有小桌、衣櫥、衣箱、梳妝箱、凳椅、臉盆架,家具上多刻有“鴛鴦戲水”、“并蒂蓮開”、“雙鳳牡丹”等構圖裝飾。解放后,特別是改革開放后,組合家具的流行,使這些器具逐漸退出了人們的生活空間。
水井。因為井水是舊時最重要的生活水源,所以水井也可以說是居家的重要配置。舊時在巷內路邊或村頭邊設有公用水井,井口以花崗石雕成多孔,方便多家提水;有經濟能力的人家,都要在厝內天井或厝前置一口私家水井,井口多為單孔。井口要對著天空,不能被屋檐遮擋,也不能將其覆蓋;較深的井,上方設有利用滑輪原理的橫桿輪上下吊桶,也有利用械桿原理設單支吊桿提水。挖井時一般先請地理先生定井位,以求不傷全村的“龍心”和左鄰右舍的“風水”,然后擇日動土。井挖好后,要封井三日,然后由“好命”的人揭開井蓋,始許用水?,F在鄉(xiāng)村仍以挖井汲水為主,許多人家利用抽水泵抽水到屋頂水池,形成家用自來水;城區(qū)則依賴自來水公司配送生活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