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長豐祭祀習俗
空心
據(jù)專家考證,祭祀最早起源于商朝。當時人們認為鬼神有很大的權威,能夠降禍或賜福于人,十分崇拜,所以安排日程祭祀。后隨著歷史的衍進,祭祀內容及方式不斷發(fā)展,不同環(huán)境和民族逐漸形成華夏文明中各具特色的祭祀文化。
祭祀按對象可分為祭拜神靈和祭拜先人兩類??h境古屬楚文化圈,臨淮水之濱,漢人聚居,祭祀方式上既有漢民族的普遍性,又有一方水土的獨特性。
一、祭拜神靈
神靈種類繁多,主要有天神、日神、月神、雨神、灶神等。他們源于天地,與人類生存密切相關,人們會在特定的日子膜拜、獻禮。
過年祭拜 自夏朝開始,4000多年來,過年一直是中國人最重視、最隆重盛大的節(jié)日,也是人們祭拜神靈最虔誠的日子。
從除夕到正月初二的3天年內,家家戶戶在家堂上供奉春飯(一般為兩碗米飯合扣而成)、香茶、魚等,設燭臺、香爐,每餐前要點燭焚香,燃放鞭炮,叩拜,以表達人們歡度佳節(jié)時,不忘神靈和先祖佑護的恭敬之心。另外,灶間、門外亦需點燭敬香,祭拜灶神、門神、土地神。
近年,傳統(tǒng)繁瑣的過年祭拜禮俗已漸淡化。設案供奉者已不多見,但點燭焚香,燃放鞭炮之俗仍存。
元宵節(jié)祭拜 農歷正月十五上元佳節(jié)為天官大帝的誕辰日,舊時各家、寺廟都要在凌晨舉行盛大的儀式慶祝,請道士念《三界公經(jīng)》,演大小棚戲等。
現(xiàn)在,元宵節(jié)已演變?yōu)槿藗儓F圓、玩鬧的節(jié)日。吃糯米面元宵,參加“猜燈謎”、“觀花燈”等活動成為人們的日常安排。
中秋祭拜 遠古時代,人們對一切自然界事物都有敬畏心理,把日、月、山川、雷、電等都奉為神靈。月亮在人們心中的地位僅次于太陽,也是重要的祭拜對象?!吨芏Y》中記載:周天子每年中秋夜在國都西郊祭月迎寒。唐太宗時,正式把農歷八月十五定為中秋節(jié)。
中秋為團圓節(jié),是中國三大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縣境有供月亮的習俗。供月時,一般在院內置一小方桌,對月焚香,并供奉月餅、糖饃、石榴、蘋果等祭品,民間還有老人讓孩子拜月、許愿的。但此俗近年漸淡,只有吃月餅、糖饃饃之俗仍盛行。
“臘八”祭拜 《周禮》說:“顓頊氏有子曰黎,為祝融,祀以為灶神。”古時,農歷臘月初八是祭祀灶神的日子,這天,人們要舉行較隆重的祭祀儀式。兩宋時期,祭祀活動中出現(xiàn)了佛家施齋“臘八粥之風。傳此舉當時是佛教改造民間巫神活動的舉措,后漸成風俗。
如今,“臘八”祭拜灶神活動已廢,但在“臘八”這天以糯米、豇豆、紅棗、桂圓肉等熬煮“臘八粥”仍在民間盛行。
小年祭拜 農歷臘月二十三,俗稱“小年”、“祭灶”。這天,人們要備豐盛的菜肴慶賀,舉行祭祀灶神活動。
舊時祭灶活動一般在午夜前進行。普遍做法是:取若干稻草秸切成約寸長的秸稈,以少許炒熟的黃豆拌和,做成“灶馬料”(供灶神坐騎食用)。家主先于灶神位點燭敬香,供奉麥芽糖,然后從灶間至大門外向空中拋撒“灶馬料”,并不停念叨“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等語,謂之“送灶”。
而今,原汁原味的“送灶”儀式幾乎已無人操持,但縣境仍存小年這天食麥芽糖、點燭敬香、聚餐慶賀等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