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為什么自稱為“炎黃子孫”?(3)
蘊秀桑
為什么自稱炎黃子孫?
一般來說,我們中國人稱自己是炎黃子孫??赡苡行┤瞬煌猓f我們是少數民族,我們不是像漢族人一樣是炎黃子孫吧?
其實,我們中國人稱自己是炎黃子孫,主要是從文化和文明的角度來說,所以我們說是人文始祖。
東方文明從什么時候開始?不可否認,東方文明是以黃河流域為核心和發(fā)源地的。就像印度文明是也可以稱為恒河文明,埃丵及文明可以稱為尼羅河文明,蘇美爾文明可以稱為兩河文明,希臘羅馬文明可以稱為地中海文明一樣。傳統(tǒng)的東方文明涵蓋的范圍一般來說包涵今天的東亞、東北亞、東南亞的一部分、中亞的一部分、太平洋西海岸的島嶼,如日本、沖繩島、關島等。其中中亞地帶是多種文明交相影響的地帶,東南亞是指其大陸部分。
上述所描述的區(qū)域和周邊其他文明相比,具有自己鮮明的特色,東方各社會之間就是在今天相比于其他地區(qū)來說仍然有更多的共性。這種共性就是過去5000多年歷史中形成的,是歷史的積淀。
而黃河文明主要是以炎黃帝時期的文明基礎為發(fā)端的。它是以炎黃時期為文明的起始點,在以后的歷史發(fā)展中,各種文明的因子之間相互碰撞、相互影響而產生的文化、藝術、審美、習俗、思想、政治制度、軍事特色、飲食習慣、價值觀、世界觀、宗教、文字等等。這些東西明顯區(qū)別于其他文明社會。毫無疑問,文明的這些成分萌芽于炎黃帝時期。
排除民族的偏見以及狹隘的民族觀,炎黃子孫之說并不是不合理的。
至于黃帝、炎帝、蚩尤的特點和戰(zhàn)爭,并且認為正是這種早期的戰(zhàn)爭和碰撞,獲得了同時期東方大地其他地方所沒有的機遇,促進了黃河流域文明的突破性發(fā)展。
炎帝族的突出貢獻是對于原始農業(yè)的突破性發(fā)展,在炎帝故鄉(xiāng)寶雞的北首嶺遺址中(距今7000-5000年)發(fā)掘大量的石、骨、角、陶制農具和碾盤、碾棒,說明當時的先民已進入農耕時代,大量陶片的出土,證明他們也已掌握了陶器制作技術。據記載,炎帝神農氏的貢獻主要有發(fā)明農具、培育谷物——粟、制陶、織布、嘗百藥、作蠟祭、舞蹈、五玄琴、創(chuàng)日市等。是原始社會衣、食、娛樂、藥物、交易的主要發(fā)明者,這些都是關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是經濟方面的。但是炎帝族的部落管理水平顯然不行,所以,炎帝族統(tǒng)治時期,部落沖突較多。這時,一個善于戰(zhàn)爭、管理部落的制度發(fā)明者出現了,這就是我們的另一個始祖——黃帝。
根據現有的文字記載,黃帝的突出才能在于訓練軍隊、團結部落、創(chuàng)立新制度、善于用人、善于用新的思想來管理部落。氏族之間的沖突不可避免,要解決這些沖突,軍事手段是最后的支撐,黃帝正是看到部落沖突不斷,百姓生活艱難,才努力訓練軍隊,打造了一支比較善戰(zhàn)的部落聯(lián)合軍隊,這支軍隊打敗了炎帝族和蚩尤九黎族,為黃帝開創(chuàng)一個更大范圍的部落聯(lián)盟打下了基礎。據記載,黃帝最主要的貢獻在于采集各種原始的政治思想,創(chuàng)立官僚制度、德治傳統(tǒng)、禮儀制度,積極收羅賢人并用好人。同時整理和發(fā)揚光大了炎帝族的農業(yè)革丵命成就,團結了更多的部落,結束了原始部落之間的野蠻沖突,促進了各部落之間的交流和合作。正因為有了這些制度上的建設和基礎,黃帝的第8、9代孫堯、舜、禹才可能進行更大規(guī)模的治理黃河的壯舉。
因此,如果說炎帝神農氏是原始技術、生產、交易、娛樂、藝術等的發(fā)明者,那么黃帝就是思想、政治制度、社會制度、軍事、部落管理的創(chuàng)立者,他們是一個完整的文明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東方大地的文明樣式,正是傳承了他們的原始的基本范式,不斷發(fā)揚光大,不斷豐富和充實,演繹而成的。
中國歷史上,漢族曾是炎黃文明的最強大的繼承者,所以,漢族人口也發(fā)展的最多,統(tǒng)治的時間相對較長,其他不同的少數民族也曾在不同的范圍實踐過統(tǒng)治,東方大地這個舞臺是各民族共同演繹的。盡管隨著歷史的演變,各民族之間的差異也不小,但是和其他的文明和民族比較起來,這些差異其實還是較少的。
所以,炎黃帝是中國人的人文始祖,這一點應該是無可爭議的。當然一些其他的民族也有認同伏羲等為始祖的,我們認為也無可厚非。實際上,整個東亞社會應該是同根連枝的,或多或少都相互影響過。據說,炎帝還發(fā)明、制作了琴瑟,創(chuàng)造“宮商角徵羽”五弦之音。
當然,黃帝也非常了不起。黃帝發(fā)明制造了車,“軒轅氏”便是因此而得名。黃帝還始造釜甑,從此開創(chuàng)了華夏人“美食文化”的歷史。黃帝的第一夫人嫘祖首倡蠶桑一織絲事業(yè)。黃帝原為中原各部落的首領,后來同炎帝大戰(zhàn)于阪泉之野,在各個部落的支持下,獲得全勝,被擁戴為部落聯(lián)盟領袖。無論是炎帝,還是黃帝,都同樣值得我們感恩和尊崇。
炎帝部落和黃帝部落不斷發(fā)展,并與各少數民族通婚,慢慢形成華夏族。因此,中國人常稱自己為炎黃子孫。
今天,我們正處于公民社會的嶄新時代,民族意識逐漸淡化,歷史上的恩恩怨怨,如過往煙云,早已成為我們遠眺的化石般的故事,也許在許多地方積淀了足夠多的記憶。
不管怎樣,我們不應當忘記在遠古時期為中華文明作出杰出貢獻的炎黃先祖?zhèn)?,緬懷他們,是為了在面對人類發(fā)展歷史上新的挑戰(zhàn)的時候有更多的勇氣和智慧,創(chuàng)造更加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