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三明各地春節(jié)特色民俗活動
竹悅
三明每年春節(jié)都會舉辦一些民俗活動,而更多的民俗活動已然成為了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被我們一代代傳承。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三明這些春節(jié)傳統(tǒng)民俗,一起品品他們的“味道”。
三元
草洋板凳龍
板凳龍又稱梅竹燈,是起源于江浙地區(qū)的漢族傳統(tǒng)民俗活動之一,在集體所有制以前普遍存在于我國南方各省市的年度盛大活動。這一元宵節(jié)習(xí)俗至今已幾個世紀(jì)。這一種漢族舞龍舞蹈,相傳源于漢代,由“舞龍求雨”的宗教活動演變而來。相傳,在很久以前,遇上了大旱,東海的一條水龍不顧一切躍出水面,下了一場大雨,但水龍由于違反了天條,被剁成一段一段,撒向人間。人們把龍體放在板凳上,并把它連接起來(人們稱之為"板凳龍"),人們不分晝夜地奔走相告,希望它能活下來,舞“板凳龍”的習(xí)俗也由此產(chǎn)生。龍舞還有“干龍”、“濕龍”之分,“干龍”多為娛樂,“濕龍”則為求雨?!褒垺钡街?,百姓必潑水助威,舞者一身透濕。
松陽迎火把
松陽村有自己獨特的鬧花燈方式--“迎燭橋”。燭橋有的一戶一板,也有幾戶合一板的,其制法大體相同:分別在長約2.5米的厚木板兩端鉆孔為叉板,板上插好香燭,另制木抬杠(中間鉆一圓孔)和木叉軸,表演時將橋板兩兩相連,便成燭橋,抬杠須固定于橋板各銜接處。傳說松陽村先主南朝公打退外患凱旋回村時,因路途較遠(yuǎn),得知其進(jìn)村天色已暗,鄉(xiāng)民為迎接他早早地將蠟燭固定于橋板之上,串接而結(jié)隊,并精心地將干竹片包裹油柴制成三四米長的大火把,伴以笙蕭鼓樂,出隊迎接。迎接的燭橋燈因此流傳下來,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了。每年農(nóng)歷正月十五,松陽村精心制作的燭橋都會引起村里人的轟動,周邊數(shù)里外的群眾都要趕來瞧一瞧迎燭橋燈。
沙縣
際核過火龍
過火龍是流行于鳳崗街道辦際核村的一項民俗活動。每年農(nóng)歷二月初一晚上,燒炭火在地上鋪成一條寬約1.5米、長約10米的火路,表演的人打赤腳從火路的這頭跑向那頭,以去掉一身霉氣,換來來年福祉。同時,在附近將磚頭放入火中燒得通紅,用手掏出,表示“抱金磚”獲富裕的愿望。據(jù)說,表演過火龍和抱金磚者,需齋戒并不近女色七天,否則,會燙傷手腳。此民俗也許是源于先民對火的一種崇拜。
夏茂魚燈
舞大魚俗稱舞魚。傳說在五百年以前由江西民間藝人來夏茂做工時所傳教,至今在夏茂一帶流傳長盛不衰。每年春節(jié)正月初一到十五,各村發(fā)起舞魚隊,舉著用竹蔑扎綁骨架、用五顏六色紙張裱糊的魚燈,在鑼鼓樂中走街竄戶,滾動穿梭,魚光飛濺,表示祁福,象征年年有余。魚燈有鯉魚燈和鰲魚燈兩種,表演花樣卻有百種以上,皆模仿游魚的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