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合浦永安大士閣
喵小姐
廣西現(xiàn)存最好的明代四牌樓是合浦大士閣,又稱永安大士閣,俗稱四排樓。
合浦大士閣坐落在合浦縣城東南85公里的山口鎮(zhèn)永安村永安古城遺址內(nèi)。原是古城中的佛教建筑,因供奉觀音大士而得名。
據(jù)史料記載,明初倭寇常侵擾我國東南沿海,朝廷為防御倭寇,在永安城建“千戶守御所”,并在城中央建造大士閣以便于防守了望。
合浦大士閣建于1576年(明萬歷四年),清道光年間重修過1次,為中國距海最近的古建筑之一。解放后兩次維修。整個建筑布局合理、協(xié)調、組成一個優(yōu)美穩(wěn)固的統(tǒng)一體。據(jù)志書記載,自明代至清代合浦地區(qū)曾遭多次風暴襲擊和地震搖撼,附近幾里內(nèi)廬舍倒塌,唯獨大士閣巋然屹立。該閣在建筑學上有很大的科學藝術研究價值。
建成至今,這里經(jīng)歷多次臺風暴雨、地震,古城廢棄,附近房屋倒塌,唯獨大士閣巋然屹立,風貌如初,保存良好。它由兩座兩層亭閣式建筑組成,前后亭相連通,中無天井分隔。上層閣樓式,下層無圍欄敞開式,全閣采用穿斗式和抬梁式相結合大木構架,大木構件全部用南方鐵木,由36條根柱子支撐,柱基為雕刻寶蓮花的石墊,其中1根立柱柱腳懸空,是全閣最精巧、最奇特的部分。各柱間有72條牽梁,有108個矮子頂,梁柱縱橫交錯,全用榫卯或穿枋連結,不用一釘一鐵,角柱、柱頭、梁架、托腳、攀間、出檐等部位建筑手法有宋元時期建筑遺風,閣脊飛檐、花窗的裝飾圖案,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和民間藝術特色。
全閣建筑布局精巧,結構嚴密,合理協(xié)調,藝術精湛,有建筑科研價值和裝飾藝術價值,對研究永安古城歷史也有重要意義。
1988年列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永安城
時光荏苒,歲月變遷,歷盡滄桑,永安村至今仍保留著7處古跡如古城城墻斷垣殘壁、文衙門遺址、武衙門遺址、永安大井等;9座古廟如城隍廟、南堂、北堂、孔子廟、北極殿、關圣殿、天后宮、大王廟等;8幢古建筑大士閣、古炮樓、黃家大圍屋、吳家大院等。(圖:貓X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