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嫁赤峰的清朝公主
楚萓子
在清朝建國初期,經(jīng)濟(jì)和政權(quán)還不穩(wěn)定的時期,為了鞏固政權(quán),清朝前期從努爾哈赤開始皇帝奉行“南不封王,北不斷親”政策。通過聯(lián)姻的血緣關(guān)系聯(lián)合蒙古各部,維持北方穩(wěn)定與長治久安。這是封建王朝慣用的政治和親。
內(nèi)蒙古赤峰是清代皇室下嫁公主最多的地區(qū),歷史上從努爾哈赤到乾隆時期一共有七位公主下嫁赤峰各個部落。
1、莽古濟(jì)格格(1590-1635),是努爾哈赤三女,繼妃富察氏袞代生。
下嫁時間:天聰三年(公元1629年)額駙 敖漢部長索諾木杜陵。
皇太極為了表彰敖漢部首領(lǐng)率先降附后金,遂將其胞妹莽古濟(jì)下嫁給索諾木杜陵,賜格格號。然而莽古濟(jì)的婚姻是悲劇的婚姻,這是因為家奴告發(fā)其與兄莽古爾泰等謀反,并獲罪后被處死。
2、固倫端敏公主(1621-1654),是皇太極長女,繼妃烏蘭納喇氏生。
下嫁時間:天聰七年(公元1633年)額駙 敖漢旗第一世札薩克多羅郡王班弟。
其與班弟共同生活二十多年,育有四子一女,其中,這位公主長子溫布、次子鄂齊爾雙雙娶清皇家郡主。三十四歲時死,死后葬于今敖漢旗雙廟鄉(xiāng)喀喇勿蘇村河西二十家子。
3、固倫淑慧長公主(1632-1700),是皇太極五女,繼妃烏蘭納喇氏生。
下嫁時間:順治五年(公元1648年)額駙 巴林部長色布騰,巴林右翼旗第一世札薩克多羅郡王。
在赤峰博物館內(nèi)有一件非常重要的文物——紅漆楠木骨灰罐,就是這位公主下葬時所使用的。這件骨灰罐系整塊楠木挖旋而成,罐體通施紅漆,從肩部至罐體下腹部以金粉環(huán)行手書藏文超度經(jīng)。出土?xí)r,罐內(nèi)仍可見到下葬時留下的服飾殘片,此件文物非常珍貴,乃館藏精品。
4、固倫榮憲公主(1673-1728),是康熙三女,榮妃馬佳氏生。
下嫁時間: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額駙 巴林右翼旗第四世札薩克多羅郡王烏爾袞。
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病故,享年56歲。
因其是康熙帝非常喜愛的一位公主,所以身份地位也是十分高貴,所以留下的遺物也是非常珍貴。公主去世時頭戴的鳳冠和身上佩戴的金飾有100余件,做工極其精致,如“歲寒三友”金簪、鳳型金簪、眾星捧月嵌貓眼石金釵等,使用花絲、點翠、鑲嵌等工藝,可謂金碧輝煌,光彩照人,和公主金枝玉葉之身甚是相符。公主下葬時身上穿有三件袍服,分別是蘇繡彩蝶袍、蘇繡博古袍和珍珠團(tuán)龍袍,其中珍珠團(tuán)龍袍可謂稀世珍寶,其最為珍貴之處是在名黃色緞面上用金絲線穿綴八萬多顆小米粒大小的珍珠綴繡而成的八條祥龍的圖案,此袍色彩鮮艷奪目,做工精細(xì)別致、可謂巧奪天工。珍珠團(tuán)龍袍的再現(xiàn),不僅顯示了古代勞動人民精湛的制作工藝,也揭示了皇家的奢侈豪華,而且也是蒙、滿、漢各族人民友好、團(tuán)結(jié)、親如一家的象征。
5、和碩端靜公主(1674-1710),是康熙五女,貴人兆佳氏生。
下嫁時間:康熙三十一年(公元1692年),額駙 喀喇沁右翼旗第五世札薩克多羅杜陵郡王噶爾丹。
據(jù)傳她的婚后生活是不如意的,特別是康熙四十三年噶勒藏承襲王爵后,常以王務(wù)繁忙為由,拋公主于深宮而長駐王府。這位公主墓陵墓占地10余畝,四周是約3米高的石圍墻。陵墓分前后兩院,前院有門房3間,正殿3間,東西配房各7間,兩側(cè)有通往后院的小門;后院有大廳7間,原系供奉公主衣冠飾物之所在。墓體圓形,高約2米,磚石壘筑,建于大廳后面的方臺之上,石雕勾欄圍繞,墓前石階下置有一個長方形石供桌。可惜這座清代公主陵墓在1949年遭到人為破壞,建筑被拆除,圍墻被扒掉,整個墓地被辟為耕地?,F(xiàn)僅存石牌坊、一對華表和那塊石碑。
6、和碩溫恪公主(1687-1709)是康熙十三女,敬敏皇貴妃章佳氏生。
下嫁時間:康熙四十五年(公元1706年),額駙 翁牛特右翼旗第四世札薩克多羅杜陵郡王蒼津。
7、和碩和婉公主(1734-1760)是乾隆養(yǎng)女,是乾隆弟弟和親王弘晝長女,下嫁時間: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額駙 巴林右翼旗閑散王公德勒克。
這些出身尊貴的清代公主的下嫁為當(dāng)時的北方穩(wěn)定與長治久安作出了貢獻(xiàn),但是從公主個人來說卻是政治的犧牲品,她們背井離鄉(xiāng),去自己不習(xí)慣的地方生活,可想她們心里是何等的感受。所以這些和親的公主壽命都很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