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用香的習(xí)俗(3)
郁彼北林
著名女詞人李清照寫自己的生活時也多次提到熏香的器具,如在《鳳凰臺上憶吹簫》里寫下"香冷金猊,被翻紅浪,起來慵自梳頭",在《醉花陰》里寫下"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不惟李清照,還有周紫芝的詞《鷓鴣天》里有"調(diào)寶瑟,撥金猊,那時同唱鷓鴣詞"徐伸的《二郎神》中"漫試著春衫,還思纖手,熏徹金猊燼冷",詞中的"金猊"、"金獸"都是這種用來熏香的器具,詞中所寫的閨闈繡闥或廳堂書房,圍爐熏香,剪燈夜話則是古代士大夫之家充滿情致的生活場面的具體反映。
一般來說,相對于北方而言,南方熏香更為普遍,原因一正如周邦彥《滿庭芳》里所說"地卑山近,衣潤費(fèi)爐煙",二就是南方多瘴癘,用熏香驅(qū)邪辟穢去疾的觀念非常普遍,正如明代屠隆在《考盤余事·香箋》里論香說的"倉山極目,未殘爐熱,香霧隱隱,繞簾又可祛邪辟穢,隨其所適,無施不可。"《顏氏香史》中也說到"不徒為熏潔也,五臟惟脾喜香,以養(yǎng)鼻通神,觀而去尤疾焉";還有就是南方多水,多水則蚊蟲易于繁殖,熏香是驅(qū)除蚊蟲的好辦法。
懸佩之香:古代很早就有佩帶香的風(fēng)俗,《爾雅·釋器》"婦人之祎,謂之縭。"郭璞注:即今之香纓也。"《說文·巾部》"帷,囊也"段玉裁注:"凡囊曰帷。"《廣韻·平支》:"縭,婦人香纓,古者香纓以五彩絲為之,女子許嫁后系諸身,云有系屬。"這種風(fēng)俗是后世女子系香囊的淵源。古詩中有"香囊懸肘后"的句子,大概是佩帶香囊的最早反映。魏晉之時,佩帶香囊更成為雅好風(fēng)流的一種表現(xiàn),東晉謝玄就特別喜歡佩紫羅香囊,謝安怕其玩物喪志,但又不想傷害他,就用嬉戲的方法贏得了香囊,燒了,成為了歷史上的一端佳話。后世香囊則成為男女常佩的飾物,秦觀《滿庭芳》里有"消魂當(dāng)此際,香囊暗解,羅帶輕分。"的句子就是明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