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婚俗(3)
紀陽君
離婚再嫁平常事遼史只見五貞女
實際上,契丹族的婚姻還是比較開放自由的,契丹人的貞潔觀念也是比較淡薄的。因為契丹人離婚再嫁再娶者可以說是稀松平常之事,而且離婚的權利為男女共有,雙方均可根據(jù)自己的意愿提出離婚要求,尤其是遼代的公主,在婚姻上更是具有很大的主動權。
都說“皇帝的女兒不愁嫁,嫁到誰家誰家愁”。從《遼史·公主表》所列的36名公主中我們可以看出,情況還真是這樣。除天祚帝6個女兒婚姻不明外,離婚再嫁者有6名,占可知婚姻狀況者的1/5,其中甚至有二離三嫁者、三離四嫁者。如景宗渤海妃所生女淑哥,“與駙馬都尉盧俊不諧,表請離婚,改適肖神奴。”圣宗欽哀皇后女嚴母堇,下嫁肖啜不,后“改適肖海里,不諧,離之。又適肖胡覩,不諧,離之。乃適韓國王肖惠?!睂@些公主而言,想嫁誰就嫁誰,想離也毫不戀情。她們青春年華的大半時間都是在結婚、離婚中度過的。
由于契丹婦女再嫁情況過于頻繁,統(tǒng)和元年,圣宗開始“詔賜物命婦寡居者”。目的之一就是企圖用賞賜財物的手段穩(wěn)定命婦的寡居生活。這道詔令從側面反映出寡居的命婦也在積極尋找新丈夫、籌建新家庭。由于命婦再嫁牽涉面較大,故開泰六年,圣宗索性下達了“禁命婦再蘸”的詔書。這說明,遼代命婦再嫁已經(jīng)成為普遍現(xiàn)象,否則朝廷不會制定頒布這樣的法令。但盡管如此,圣宗本人也沒遵守這條法令,有的命婦再嫁就是在他親自主持下進行的。有嫁必有娶,婦女再嫁,不以為恥,男人娶寡,無人論非,這已經(jīng)成為契丹人司空見慣的婚姻現(xiàn)象。
這其中最甚者還要數(shù)齊妃與蕃奴的結合。齊妃是承天皇太后蕭燕燕的大姐蕭胡輦,最初嫁給了耶律德光的次子齊王罨撒葛,故以齊妃相稱。齊王死后,被追封為皇太叔,寡居的蕭胡輦因此成了皇太妃。蕭胡輦是一位在軍事、政治方面都很有作為的女性。在一次閱馬時,對一名相貌俊美的奴隸撻覽阿缽一見鐘情,立即召之侍寢。蕭太后知道消息后大怒,她雖然不反對蕭胡輦再嫁,但堂堂的皇太叔正妃與奴隸燕好,實在有失身份。于是,她下令將撻覽阿缽施以刑罰,趕往遠方。但是,蕭太后這樣做,并沒能割斷齊妃對蕃奴的愛戀之情。一年之后,齊妃向蕭太后提出請求,一定要嫁給撻覽阿缽。蕭燕燕這時氣頭已過,想想自己確實對姐姐不夠體諒,便答應了她的要求。為使兩人匹配,她將撻覽阿缽封為將軍,并令他帶兵西征韃靼為國立功,以平國人之口。就這樣,經(jīng)過一番波折,齊妃終于與蕃奴結成了夫妻。
齊妃作為女性高級貴族公開追求男奴并且成功;世宗耶律阮沖破世俗禁忌,不顧民族地位差別,納比自己大十歲的兩朝宮人甄氏為后。這些情況在中國歷史上是比較罕見的,也可以說是個特例。但如果沒有契丹婚姻中較為自由開放的風氣,要做到這些,恐怕也是不可能的。這也反映出契丹人的貞節(jié)觀念還是比較淡薄的。所以,一部《遼史》,僅僅記錄了5位貞婦烈女。
娶后媽接寡嫂姐姐死了妹再來
遼王朝建立之后,一些氏族社會時期的原始婚俗依然被保留了下來。其中主要是流行收繼婚制:妻繼母婚、夫兄弟婚、妻姊妹婚等是其最主要的表現(xiàn)形式。
北宋文惟簡《虜延事實》記載:“虜人(契丹人)風俗,娶婦于家,而其夫身死,不令歸宗,則兄弟侄皆得以聘之……”
丈夫死后,其妻由家族內(nèi)的晚輩繼娶之,如兒子續(xù)娶后母為妻,侄子續(xù)娶寡嬸為妻等,這種接續(xù)婚是最受漢族人非議的一種婚姻形態(tài)。在漢族人眼里,晚輩娶長輩為妻,雖然不是自己的親生母親,但也是有違人倫的。但在契丹人眼里,卻被認為是理所當然的事情。據(jù)《耶律庶幾墓志銘》記載:“慣寧相公故,大兒求哥妻繼母骨欲夫人宿臥,生得一個女兒,名阿僧娘子民,得兒一個,名迭剌將軍?!辈坏軌蛉⒗^母做妻子,還可以生兒育女,繁衍后代。
從這條記載來看,契丹人對于這種婚姻不僅不以為恥,反而認為是一件正大光明的事,堂而皇之地將其寫在了自己的墓志銘文中。
當然,隨著文明程度的提高,漢化程度的加深,有的契丹人也不愿意接受這種習俗。如秦晉國妃在16歲時嫁給自己的親舅舅秦晉國王耶律隆慶。秦晉國王死后,圣宗皇帝下詔,讓隆慶的兒子耶律宗政繼娶隆慶的妃子蕭氏,宗政拒不奉詔,以至終身未娶。盡管如此,當秦晉國王妃和耶律宗政死后,皇帝還是又下詔書,將他們以夫妻名義合葬了?;钪辉谝黄鹜?,死了也要將他們埋在一處。
夫兄弟婚,又稱“報寡嫂”,就是哥哥死后,弟弟有權利和義務娶其嫂子為妻,又稱收繼或轉房。這種婚姻在遼代契丹社會中也比較常見,就連公主也不能例外。道宗的二女兒趙國公主嫁給蕭撻不也,蕭撻不也因事被害,其弟訛都翰依照習俗,將收繼趙國公主為妻,趙國公主雖不愿意,但也不得不從。
妻姊妹婚,是指一個男子可以先后或同時娶另一個家族的幾個姊妹為妻。因為有“姊妹共夫利于生子”的說法,所以,這種婚姻在契丹族曾一度比較流行,并且有相關的法律保障。會同三年(940年),遼太宗曾下詔:“除姊亡妹續(xù)之法?!钡珜嶋H上,在實行等級內(nèi)婚制的契丹社會,這一婚姻習俗終遼一代都沿襲未改。遼道宗將蕭思坦立為皇后,因幾年后未能生育,聽說姊妹共夫利于生子,所以就讓皇后已嫁人的妹妹翰特懶離婚,而將其納入宮中。天祚帝的皇后蕭奪里懶與元妃蕭貴哥也是親姊妹,想必也是受此說之惑。連皇帝都對姊妹共夫利于生子之說深信不疑,那民間則更是大行其是了。后來,這種婚姻習俗進一步演變?yōu)椋簡势蘩m(xù)娶時必須娶已故妻子的未婚姊妹;妻子的未婚姐妹也必須嫁給他們的姐妹夫。如果姐姐死了沒有妹妹,岳父甚至還要出錢或者介紹其他女人,幫助女婿續(xù)弦。
契丹人的這種婚俗對遼地的漢人及遼亡數(shù)百年后東北地區(qū)的漢人產(chǎn)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近代東北地區(qū)漢人中亦十分盛行姊亡妹續(xù)的婚俗,有俗語云“姐夫娶小姨,古來就有的”,反映的正是這種婚姻遺俗。舊時東北鄉(xiāng)村,男女之間唯姐夫小姨子及叔嫂可以用“性”主題開玩笑,也同樣反映了這種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