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的狐仙信仰與崇拜
拾荒人
在中國傳統(tǒng)社會,狐貍享受著民眾高規(guī)格的待遇:人們忌諱直呼其名,而冠以“狐仙”“仙姑”等尊稱;人們造堂設(shè)龕,虔誠地祭拜著它;人們談狐色變,卻又經(jīng)常講述著與它相關(guān)的故事與傳說……
中國的狐仙傳說由來已久。早在先秦,《山海經(jīng)》就有關(guān)于九尾狐的記載:“又東三百里曰青丘之山。……有獸焉,其狀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嬰兒,能食人,食者不蠱?!闭f在青丘山有吃人的九尾狐出沒,有意思的是,人要是吃了這個九尾狐,就能“不蠱”,也就是變聰明起來。考慮到中國人素來講究吃什么補什么,看來九尾狐本身就是極其聰慧的神獸。
在漢代以后,民間傳說進一步擴大狐的靈異性。許慎《說文解字》說:“(妖)獸也。鬼所乘之。有三徳:其色中和,小前大后,死則丘首。從犬瓜聲?!闭J為狐是鬼所驅(qū)使的,毛色中和,體形前小后大,有靈性,死則會把頭朝向出生時的山丘。
到了宋朝,狐的靈異性又擴大了,能夠變身為人,還能知千里之外的事,本事很大?!短綇V記》卷第四百四十七《說狐》、《狐神》中記載:“狐五十歲,能變化為婦人,百歲為美女,為神巫,或為丈夫與女人交接,能知千里外事?!边€說“唐初已來,百姓多事狐神。房中祭祀以乞恩。食飲與人同之。事者非一主。當(dāng)時有諺曰:‘無狐魅,不成村?!ǔ觥冻皟L載》)”又說“善蠱魅,使人迷惑失智,千歲即與天通,為天狐?!?/p>
發(fā)展到明清,民間關(guān)于狐的傳說到了高峰。這也體現(xiàn)到民間文藝里,《聊齋志異》、《閱微草堂筆記》和《子不語》這三部筆記小說就有大量關(guān)于狐的故事。在《封神演義》里,迷惑紂王,斷送錦繡江山的妲己乃是借體成形的千年狐貍。
事實上,狐仙信仰之所以大行于中國傳統(tǒng)社會,與古人對狐貍屬性的認知有著直接的關(guān)系。清人紀昀在《閱微草堂筆記》中曾說:“人陽類,鬼陰類,狐介于人鬼之間,然亦陰類也。故出恒以夜,白晝盛陽之時,不敢輕與人接也?!彼盅裕骸叭宋锂愵悾鼊t在人物之間;幽明異路,狐則在幽明之間;仙妖異途,狐則在仙妖之間。故謂遇狐為怪可,謂遇狐為常亦可。”也就是說,狐貍是介乎人鬼之間但近乎鬼、介乎仙妖之間但近乎妖的一種動物。通俗地講,狐貍是鬼在俗世的代言人。人們祭狐是因畏狐,畏狐的真正原因是因為它后面有鬼,人們更怕的是鬼,這與《說文》中“狐,妖獸也,鬼所乘也”的認知是一致的。
民間傳說中,化為人身的狐都姓康、胡、黃、白四姓,按修練年數(shù)不同來改姓,以白姓為最高等級。狐與黃鼠狼、刺猬、蛇、老鼠一起,在中國民間被成為“五大仙”,合稱“狐黃白柳灰”。在古代中國農(nóng)村,人們認為五大仙是與人類長期伴生的,是一種亦妖亦仙的靈異。如果侵犯了五大仙,它們就能以妖術(shù)對人類進行報復(fù)和懲罰;如果加以敬奉,則會得到福佑。民間對五大仙的供奉有廟祀和家祀兩種形式。廟祀是專門為狐仙建造廟堂,或云“狐公廟”,或名“狐仙堂”。家祀則是在住宅的廳堂之上設(shè)置龕位,書“胡仙大師之神位”或“某某仙姑之神位”等。祭祀時,擺上供果,燒以紙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