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富平人為啥把樂戶叫“龜子”
好散
在中國古代,“樂戶”是指以歌舞演奏為業(yè)且身份低下的藝人,把掌管音樂禮儀的官吏稱作“樂人”。今之“樂人”則泛指從事歌舞演奏行業(yè)的藝人。遠古時,樂戶主要從事宗教祭祀禮樂,到了周文王時期,禮樂制度逐步完善。并推廣為道德倫理上的禮樂教化,用以維護社會秩序人倫和諧,禮和樂相輔相成,構(gòu)成了一套完整有序的社會政治文化制度。古時禮樂神圣高雅,而樂戶卻屬于“賤籍”。到了清雍正朝,為了融合滿漢關(guān)系,才將樂戶的“賤籍制度”加以削除,但仍未從根本上改變樂戶微卑的社會地位。
在富平,人們把專門從事喪葬禮樂演奏的樂戶(樂人)叫做“龜子”。鄉(xiāng)下人家遇喪事,一般請六口或八口“龜子”,家道殷實些的則請十二口或十六口“龜子”不等。過事請“龜子”,當面寒暄多尊稱“樂人”,即文雅又體面。背過“樂人”,則習(xí)慣說“龜子”。昔時從事“龜子”者,多為上年紀的老人。一幫或光頭或留須的“龜子”,或擊鼓或拿镲或吹簫或吹嗩吶。在眾人的叫好聲中,鼓起腮幫子,瞇著小眼睛,使足了吃奶的力氣,把嗩吶吹的震天響。把式吹到妙處,索性手執(zhí)雙嗩吶,吹奏出激越高亢,或凄涼委婉的曲調(diào),便博得滿堂喝彩!過去,我一直以為這“龜子”是貶義詞。鄉(xiāng)下人罵奸詐懶惰者,“奸得跟龜子似的!”小時候去事家看熱鬧,是不敢多說話的,生怕說露了嘴,惹得“龜子”不高興。
其實,“龜子”稱謂源于古龜茲(qiu ci)國。“龜茲”是古代中國西域的一個小國,其遺址在今新疆庫車一帶。西漢元康元年(前65年),龜茲國王攜王后首次來長安朝賀,成為西漢的附屬國。此后龜茲國與東漢、北魏、隋、唐、宋、明、清等歷朝各代,都保持著密切地友好的關(guān)系和往來。唐代在龜茲國設(shè)安西都護府,乾隆二十三年(1758)龜茲國正式劃歸大清版圖,定名“庫車”。從西漢至唐代,龜茲人陸續(xù)遷往陜西關(guān)中或陜北定居,規(guī)模時大時小,人數(shù)或多或少,隨后與當?shù)氐臐h人通婚,逐漸漢化。
龜茲人能歌善舞,擅長鼓樂嗩吶演奏技巧,遷入內(nèi)地后其優(yōu)勢得到了廣泛傳播。龜茲音樂對隋唐時期音樂、舞蹈、雜技、戲劇的發(fā)展繁榮,都產(chǎn)生了重大影響,逐漸演變?yōu)榉鹎?。前些年中央電視臺播放了一部《西望長安》專題片,解說:“唐代與西域各國來往密切,長安城里西域少數(shù)民族人數(shù)約占50%,其中遷往內(nèi)地的龜茲人很多。唐高宗咸亨年間,曾在陜西富平縣境東北隅的美原一帶劃出土地,安置龜茲人定居。”古時美原一帶臺塬幅員遼闊,山清水秀,其地形頗似西域龜茲國。龜茲人遷居于此,依山傍水,世代繁衍,逐漸擴展至臨近的蒲城縣、大荔縣等地。龜茲人的后代多姓白,今已漢化。龜茲人落籍富平,對當?shù)孛袼准皢试岫Y儀影響很大。尤其是龜茲人的嗩吶鼓樂,曲調(diào)悲哀,如泣如訴,非常有感染力,很適合喪葬禮儀場合演奏,逐漸被當?shù)厝怂邮?。迄今富平美原、老廟、薛鎮(zhèn)、曹村等沿山一帶,從事樂戶職業(yè)的人相對多一些,而且吹奏技巧均屬上乘。
因嗩吶屬于西域樂器,古時從事嗩吶演奏者多為龜茲人,所以當?shù)厝司桶褬窇簦啡耍┓Q之為“龜茲”。又因“龜茲”一詞多音,作為國名念作“龜茲(qiu ci)”。從字面上看,亦可念作“龜茲(gui zi)”。久而久之,“龜茲(gui zi)”稱謂逐漸演化成諧音字“龜子”了,一直延續(xù)至今。這大概就是富平人把樂戶(樂人)叫“龜子”的來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