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 我們一起來“咬秋”
欣怡醬
立,建始也;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斂也。立秋,陽消陰長,萬物收斂,人亦收神斂氣,情收志養(yǎng),以與秋氣達成和諧。“早臥早起,與雞具興”,是《內(nèi)黃帝經(jīng)》傳達的養(yǎng)收之道。古人對節(jié)氣的敏感細膩,還體現(xiàn)在穿戴和飲食上。“立秋日,滿街賣楸葉,婦女兒童輩,皆剪成花樣戴之。是月,瓜果梨棗方盛,京師棗有數(shù)品:靈棗、牙棗、青州棗,毫州棗”(《東京夢華錄》),楸樹之葉卵狀長圓形,形如耳環(huán),稍加修剪即成飾物,鬢影過處繞秋風(fēng)。孟元老南渡之后,用他的《東京夢華錄》復(fù)原著開封這座繁華錦繡的大城。紙上之城矗立著活著的傳統(tǒng),醒著的風(fēng)俗。周密所言之都則是南渡都城臨安,又稱武林。詞人周密宋亡不仕,他渴望漢族傳統(tǒng)代代承傳,抱遺民之痛,錄故國舊聞,寫就《武林舊事》。孟元老、周密皆是憂心忡忡的書寫者,他們遠離故國,憂心前朝民風(fēng)習(xí)俗時令節(jié)日被遺忘,憂心一種儀式般的生活被割裂,憂心人們的內(nèi)心會變得粗糙麻木,與自然節(jié)律乃至風(fēng)俗文化相脫節(jié)。他們書寫著,豎排的文字猶如一棵棵新生的小樹,在故國的樹根上抽枝吐綠,中華文明氣象蔥蘢。
秋天如期而至,咬秋習(xí)俗不會隨著舊朝的滅亡而消失,“立秋之時食瓜,曰咬秋,可免腹瀉”(清·張燾《津門雜記·歲時風(fēng)俗》),習(xí)俗的文化傳承,形成堅實的民間記憶,這種記憶就像一個風(fēng)向標(biāo),立秋來臨,其箭頭執(zhí)拗地指向天高云淡,尾翼標(biāo)注著大地的物產(chǎn)。
清代以來,立秋咬秋發(fā)展成一年一度的美食運動。雞鴨魚肉,瓜桃梨棗,均可啃咬?!翱谥谖兑?,有同嗜也”(《孟子·告子上》),地域和文化也影響著立秋的飲食習(xí)俗。
江南地區(qū)酷暑難耐,所咬之物多生冷,味多酸甜。受清時津人影響,江浙滬一帶立秋啃西瓜。西瓜又名寒瓜,瓤紅肉嫩,味甜多汁,有清熱解暑除煩止渴之效。切開,細看,瓜瓤呈沙粒狀,亮晶晶水汪汪的,真有“千點紅櫻桃,一團黃水晶”的氣場,視之有清涼意,入口綿如絮,甜如飴,如品純醪,解渴又解饞。香薷欽要在立秋前一天煎煮。取香薷、白扁豆、厚樸適量,大量加水,武火蒸煮,水沸后轉(zhuǎn)文火熬煎,滾燙的香薷湯露宿一夜即為冷飲,立秋日飲之,可解表健脾,祛暑化濕。
北方人立秋多食溫?zé)嶙萄a之品,以貼秋膘。立秋這天,人們以懸秤稱體重,并與立夏作對比,看看自己掉了幾斤膘,然后飽餐燉肉烤肉紅燒肉,以補足體重,可謂食者有道。鴨為肥鴨,凈重四五斤,北京烤鴨之前要填鴨,用棗木或梨木為燃料烘烤,“爛煮登盤肥且美,加之炮烙制尤工”(嚴辰《憶京都·填鴨冠寰中》),烤鴨油汪汪的,呈棗紅色,外焦里嫩,片一塊鴨皮入口,酥脆滿嘴,香美無邊,鴨肉蘸一點蒜泥,尤為鮮香,風(fēng)味殊絕。烤鴨是一門藝術(shù),稍有敗筆,其味就大打折扣。燉肉家家能做,將五花肉切成麻將塊一般大,投入鍋中旺火熱炒至發(fā)白,加醬油、白糖、姜片、蔥段、桂皮、茴香,鍋鏟稍加翻炒,倒水,轉(zhuǎn)小火慢燉,肉在鍋里咕嘟咕嘟地響,香氣就一咕嚕一咕嚕地直撞人臉,讓人有一種幸福的暈眩感。立秋吃水餃亦是北地食俗。“禮之用,和為貴”,我們山東是儒家文化腹地,立秋習(xí)俗很有地域特色。取一個白瓷碗,盛滿金燦燦的小麥,黃澄澄的玉米,圓溜溜的大豆,亮晶晶的小米,供奉在堂屋中央,上插三炷香,以此感激土地和祈盼豐收。此等鄭重之事由長者完成,包水餃則是男女老少齊上陣,和和睦睦一家親。揉面團,剁肉餡,搟面皮,捏劑子,燒熱水,一個個都是忙碌得不得了的樣子,似乎哪個環(huán)節(jié)掉了鏈子,地球就會停止它的運轉(zhuǎn)。水餃皮薄餡嫩,味道香鮮,一家人圍著一團騰騰熱氣吃著,那情那景,讓人一輩子都忘不了。
咬秋,是用人間美食強化一種身體記憶,葉落知秋,讓人們敏銳地感知秋天的味道,使我們的生活與自然節(jié)令同步運行。如此,我們的視野才有大氣象,這種秋天所獨有的氣象,就叫天高云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