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七的習俗(2)
憐煙醬
4、落燈
落燈,收燈,本日燈節(jié)結(jié)束,一切彩燈,均須除去,故稱“落燈”。
其中工藝精湛的應妥善收藏。把全鄉(xiāng)的龍燈集合在廟里,或者其他公共場所,焚燒首尾,留下龍身等待明年使用。
食俗:本日吃面。諺語有:“上燈圓子落燈面?!?/p>
5、收燈
龍燈是燈節(jié)里最盛行的集體游戲,可分為龍首、龍身、龍尾三大部分,龍身是繪有龍鱗的長幅布料,收藏方便,也不容易褪色。本日收燈,把所有龍燈集合到公共地點,如社廟等處,焚燒首尾,留著龍身以待下屆使用,從而節(jié)省消耗。
6、針刺日
舊時女子一年之中,耗于女紅上的時間十分長久,本日停止女紅,是為了節(jié)省目力。俗謂“針刺日”,是形容避開針刺的意思。
7、白虎啟齒日
每年正月十六或十七日是驚蟄日又名白虎啟齒日傳統(tǒng)是祭白虎,后發(fā)展為打小人。
先用生豬肉三小塊貼在白虎的額頭上,熟鴨蛋三個,生咸魚三小條,飯團三小個,紅燭一對,得力貴人紙,滿天神佛年夜全經(jīng),百解符,噴香七支,元寶八張,也即是四對,四對即是死對頭,七支噴香八張元寶,即是打到小人七零八落,這是重點,意思是拜祭白虎后好讓白虎把小人給吃了,然后口中念念有詞,敬噴香三拜請,請正一玄壇伏虎年夜將軍趙年夜元帥老爺,虎狼年夜將軍,求玄壇老爺賜法來護身庇佑善信某某氏合家平安,小人遠去。高人說這種方式可以減壓,調(diào)節(jié)人體的氣場,有延年益壽之功能,跟著就要請岳王爺,年夜太爺,二太爺,三太爺,上馬太爺下馬太爺,急腳太爺,講事太爺和事太爺,齊齊來護身,打到小人不翻身,騰蛇打落長江去,白虎反到遠山頭,解去流年時運滯,從今今后貴人逢,六馬扶持保平安,一年四季行好運,東成西就享寧靖,阿妳駝佛護身來,(對不起啊我不會打那個字啊)然后把所需用品預備后就可起頭打小人,先將用品放在路邊或辟靜處,將噴香七支燭一對點著,然后取出男女小人紙,紙剪成你心目中那小人外形,并寫上小人姓名、時辰和八字,后以鞋子底部將小人拍打。
按當?shù)卣Z言,怎樣打都行,但有一點一定要記住,不能說英雄就義前說的那些話,就這樣打,小人就會打噴涕,假如某一天你老打噴涕的話,有可能你已經(jīng)被人打了,此乃笑話,拍打一頓后,再在小人的口舌上放上紙鉸剪,意思是將小人舌頭剪傷,以令他不再搬弄是非。接著在小人肚上放一把紙刀,意思是將小人的腹部剖開,挖出其黑心。如打你個小人頭,打你只小人手,打你只小人腳。打完后,就用紙老虎壓著紙小人,放入紅紙船內(nèi),連同小人紙一起火燃燒后就萬事年夜吉了。
8、拉死鬼
正月十七,在許多地方也許已沒有了年味,但在武安市邑城鎮(zhèn)白府村,這天晚上的“拉死鬼”卻成為正月里最熱鬧的一天。
傳說中,正月里,人們總會把自家已經(jīng)逝世的祖先的“靈魂”請回來過年,然后到正月十六,再把他們送走。期間,也有一些“孤魂野鬼”“不請自來”,而在別的“神靈”們都“歸天”后,他們還在村里“賴”著不走。為了保護村里人畜平安,家家戶戶都要點火驅(qū)邪,而“拉死鬼”就是將街上的或藏匿在村民家里的“孤魂野鬼”驅(qū)走正月十七晚上天一黑,在鑼鼓隊、燈籠隊的指引下,兩個“鬼差”就會在村邊的墳地里將“隱匿”在這里的“死鬼”“抓”到。之后,兩個“鬼差”就拉著“死鬼”開始挨家挨戶“驅(qū)鬼”。最后,“死鬼”、“鬼差”、“路神”等及全村村民都會來到村外的“篙籬山”(音譯,指古代鬼魂的歸宿地,該山是村里各家各戶拿柴草堆成的),在“扁擔官”“審問”“死鬼”之后,村民們就會伴隨著鞭炮聲,點燃“篙籬山”,把“死鬼”所戴的高帽子也扔到火里,預示著村里的“死鬼”被燒死……
曾經(jīng)有電視節(jié)目展示了這一傳統(tǒng)的民間習俗,從19時30分許一直到23時30分,兩個“鬼差”拉著“死鬼”整整在村里跑了將近4個小時。
據(jù)介紹,“拉死鬼”是儺的一種,該村的“拉死鬼”節(jié)日歷史悠久,但具體起源于何時已經(jīng)無從查考了。邯鄲市原民間文藝家協(xié)會主席杜學德先生說,由于在“拉死鬼”中,藝術臺詞及動作并不多,只是一個很隆重的“驅(qū)鬼”的儀式,因此他覺得應稱“拉死鬼”為“儺儀”,而并非“儺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