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莆田二十四景(2)
我自知
莆田二十四景之柳橋春曉
柳橋,古稱柳塘,位于城廂區(qū)的頂墩村,距市區(qū)約1公里,三面臨河,沿岸植柳,間栽荔枝。冬去春來,一棵棵柳樹呈嫩綠的顏色,好像用碧玉裝飾成的一樣,從樹上垂下數(shù)不清的像綠絲帶一樣的柳條來,放眼望去,全是碧綠的海洋。荔樹也一棵連著一棵,每棵的葉子都是新綠的,充滿著無限的生機(jī)。小草從土里鉆出來,嫩嫩的,綠綠的,風(fēng)輕悄悄的,草軟綿綿的。陽光明媚,鳥兒在樹上唱著婉轉(zhuǎn)的曲子。澄清的木蘭溪水緩緩地流著,魚兒在柳樹的倒影里自由地遨游,成群的鴨鵝也在水中盡情地嬉戲。船行舟走,貨來物往,如水上的鬧市。偶爾下起毛毛的細(xì)雨,柳塘更清新了,故有“柳橋春曉”之稱,為莆田廿四景之一。
這里有一座橋,名曰“柳橋”,為宋代李富所建。據(jù)說,那時,城南以外之人來往縣城,須在頂墩渡口乘搭渡船而過,可多次發(fā)生沉船亡難的事件。李富耿耿于懷,決心在此造橋,方便民眾。于是,他在涵江等地的橋梁竣工后,即四處奔走,多方勸募,又出巨資,親自主持施工。在他的帶領(lǐng)和民眾的努力下,橋建成了,因橋的兩岸有垂柳成蔭,便取名“柳橋”。自此,柳橋代替了柳塘,“柳塘春曉”也成為“柳橋春曉”了。
明熹宗天啟五年(1625年),邑人、萬歷四十年進(jìn)士兵部侍郎彭汝楠辭官歸里,在此隱居,建有十六世紀(jì)江南著名園林“岸圃大觀”,有“煙鬟閣”、“情依樓”、“蕉聲館”、“剩水居”、“漏香廊”、“浮水舫”、“云來樹”、“見山寺”、“隱花閣”、“寸草庵”及“桂園”、“荔徑”、“壺天”、“樾庵”諸景,當(dāng)時書畫家董其昌書有“岸圃大觀”字,畫有“岸圃大觀”圖,柯無瑕為之作花卉寫生,稱“岸圃花志”。彭汝楠還撰有《岸圃大觀圖說》。明末清初,彭汝楠的兒子士瑛,參加了朱繼祚領(lǐng)導(dǎo)的抗清義軍,收復(fù)了興化城。清兵攻破興化城后,這一園林被夷為平地,而今蕩然無存了。
這里有座新近重建重修的坐東朝西,以“法顯神靈”為匾,“宮對文峰秀,殿瀕蘭水長”、“位鎮(zhèn)柳塘勝地千秋顯,神昭西境新宮萬載靈”等為聯(lián)、祀三位真君的靈昭宮,在柳塘的佳址上又香火鼎盛了。
古橋猶存,新橋再立。新建的柳橋,橫跨在木蘭水上,成為開通荔城、城南及新度鎮(zhèn)的人來車往的公路橋,明時彭汝楠題刻的“古柳橋”碑石改立在新橋旁。柳橋已成為交通的要口了。
莆田二十四景之西湖水鏡
“西湖水鏡”是莆田二十四景之一,如今是名存實(shí)亡,成為歷史的遺憾。
洪武十二年(1379)指揮程升,以增設(shè)軍士,城隘難容,奏請辟城,乃越東北寧真門舊濠(即今觀橋頭之南)跨烏石山(東巖山),再東下前后埭與舊城合,延袤十有一里,周二千八百三十丈;門四:東西仍舊不變,南改望仙門曰迎仙門,后又改迎和門;北改望京門為拱辰門,東改望海門為鎮(zhèn)海門;西門原名肅清門,后更改為永清門。四城門各建觀敵樓,巍峨雄偉,極具氣勢。城墻基廣丈六,基石深六尺,高二丈四,分二千九百六十二堞垛,水濠闊二丈,深一丈,因之原北門舊河,其位反在城里中央,河帶已經(jīng)歷幾百年,湮塞幾可旱波。
明憲宗成化三年(1467),岳正左知興化,城中州峰烏石諸山之水濫流缺道,遂瀣河取土,填雷壇之塹,并筑一閘三堰,引注堰流,在明宗書院前曰上堰,在城隆廟邊曰中堰,在元妙觀附近曰下堰,再下為兼濟(jì)河,水出水關(guān)入新濠流入股溝矣。
三堰以中大,腹圓成湖,廣可十五丈,取名水鏡湖,功滿之后,荷花盛開,出塵滴露,嫩莖戲麟,風(fēng)閑翠扇,嬌艷競爭。岳正太守邀賓泛舟其中曰:“此乃小西湖也”。并詠詩云:“性癖耽山水,莆陽不負(fù)吾,林巒清似滴,城郭隱如無,天險關(guān)形勢,神靈效畫圖,全功些子欠,我設(shè)小西湖”。自書小西湖三字并詩,將立石湖濱。時有書生林召者,路經(jīng)石鋪,觀岳詩后,戒石工莫刻詩“林巒清似滴”之“似”字,石工遂以召言告岳正知府,岳正親詣問故,召遜謝而徐曰“似與如未免合掌,更似字為‘欲’字如何?”公拍掌大喜,再拜謝字,并贈束帛,遂改“林巒清欲滴”,立石時士林誦岳知府之賢及召之雅,至今傳為佳話。
湖之左右兩邊,園林甚多,以上堰方主事成郁之青蓮閣,林知府鳴盛之漁隱水榭,又有西源亭、綠天閣,宋家香皆稱名勝;下堰林尚書云同之讀書園,尤為妙境。湖濱有宋公祠,郡人報其浚湖功也。1562年倭寇入侵莆田,城陷祠毀湖壅,至萬歷四十七年(1619)分守徐良彥再浚小西湖,重建岳公祠,并在南北堤岸偏栽桃李,以示扶植斯文之意,其后徐公亦因之并配祀岳公祠。清代湖堤多被附近居民侵用,水中瓦礫廢物,隨時可見,逐漸堆積成山,一泓衣帶,數(shù)里鏡湖,將又無涓滴而已。
邑人彭鵬,字奮斯,號古愚,初任三河知縣,景擢任廣東巡撫,以治行卓越,操行導(dǎo)廉,治粵極有政聲,曾獲高宗綸紹獎榮,于乾隆二十九年(1764)元日勞殉廣東任所,因愛桑梓,故遺命罄其多年積俸二千金,囑彭姓族人再加人力助疏之,鏡湖再露清波,迄今三百余年,亦時有修建,始有之“水紋晴外漲,鏡鏡曉來清。桃李爭去放,詩景沁游人。”這些都是舊話。
莆田二十四景之西巖晚眺
西巖,即城西南的西山,位于城廂區(qū)的田尾地段,左為太平社區(qū),右為下磨居委會,背靠梅峰,前朝南山,站在山前,放眼四望,城鄉(xiāng)景色,盡收眼底。黃昏時分,夕陽一抹,城中樓廈櫛比鱗次,炊煙裊裊四起;城郊四野碧綠一片,染滿了晚照的余暉;新建的高樓大廈巍然屹立,沉浸在晚煙暮靄里。西山上,夕陽返照,千里流丹,萬里生輝,風(fēng)光如畫,令人陶醉,故有“西巖晚眺”之稱,為莆田廿四景之一。
山上有建于明代的西巖廣福寺,座東朝西,寺分前、中、后三座。前座為張琴書的“西巖廣福寺”石匾的山門、金剛殿、鐘鼓樓;中座為正中祀釋迦牟尼佛,兩旁為侍者,左邊為韋陀,右邊為伽藍(lán),兩側(cè)為十八羅漢的大雄寶殿;后座中為觀音殿,左為地藏王菩薩殿,右為極樂清涼,左室為祀無了和月中、體玄禪師的祖師堂,右室為祀國師、禮部尚書陳經(jīng)邦(1537-1616)的功德堂。兩廂以走廊相連,有祖師堂和極恩堂以及僧舍齋房等,其規(guī)模不大,然結(jié)構(gòu)嚴(yán)謹(jǐn),布局勻稱,又錯落有致,主次分明。它原是陳經(jīng)邦的別墅,其孫陳鐘岱,萬歷間以蔭授戶部郎中,居此“西巖別墅”。
明亡清立,清兵入關(guān),南驅(qū)直抵福建,莆田淪陷,他與莆田諸名卿公子響應(yīng)朱繼祚,舉兵復(fù)明,收復(fù)了莆田城。不久,清兵大舉反攻,起義失敗,朱繼祚被捕殉國,鐘岱毅然削發(fā)出家為僧,法號體玄。他先以別墅供奉清修,迎僧駐錫同參,并以祖父陳經(jīng)邦與月中禪師的特殊關(guān)系,常與龜山福清寺僧人切磋問道,往來頻繁,又令其妻妾與婢女,欲改嫁不留,愿修行者盡居于巖下另建一座西隱尼寺。他的妻妾及婢女均不肯離去,在西隱寺事佛終身。他一進(jìn)沙門,自守清規(guī),晝夜精勤,梵修無漏。他九十余歲時,把別墅改建為寺,立名“西巖廣福寺”,為龜山福清寺城中廨院,供奉無了祖師和月中祖師的塑像,體玄禪師為本寺的開山祖師。
改寺名后,這里不僅猶存奇石、清籟、林壑、峰巒等自然勝景,而且有花圃、竹院、瓜棚、菜園等人造景物。清初住巖詩僧趙嵩有《偶成》詩曰:“客來何物可調(diào)羹,豆熟園中瓜滿棚,剪取歸廚營一飽,同過竹院聽啼鶯?!?/p>
如今寺宇已修葺一新,莊嚴(yán)恢宏,勝于往昔。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各殿堂計(jì)有數(shù)十對的石刻楹聯(lián),如“東來白馬傳經(jīng)藏,西眺靈龜認(rèn)祖山”,“明月清風(fēng)無畫意,名山勝地有深緣”、“曼陀天雨呈奇彩,般若靈源是妙詮”、“晚眺西天施法雨,早聞南海涌潮音”、“今日方知心是佛,前身安見我非僧”、“負(fù)廓禪關(guān)塵外凈,銜山西照晚來紅”、“往昔造祗園一乘宗風(fēng)曾丕振,今茲修法宇六眸廨院又增光”、“就家宅作繪孤園認(rèn)取龜山看祖剎,挹河流為功德水馮從鷲嶺繼宗風(fēng)”等。這些楹聯(lián)點(diǎn)綴其間,道出其寺的溯源和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