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tǒng)中華瑞獸
想自由
傳統(tǒng)中華瑞獸
1、龍
中國人自稱“龍”的傳人;代表傳統(tǒng)文化仁愛思想的“麒麟”;象征勇猛忠誠的“天獅”;寓意和諧美好的“鳳凰”。他們不只是圖騰,更是以藝術(shù)的形象出現(xiàn)在現(xiàn)實中,無時無刻不在隱秘的世界中護(hù)佑著善良的人們。
龍作為鱗蟲之長,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充滿傳奇色彩的動物,常用來象征祥瑞。也是中華民族等東亞民族最具代表性的傳統(tǒng)文化符號之一,數(shù)千年來,以龍的傳說為代表的龍文化異常豐富。
2、鳳凰
鳳凰是中國神話中地位最高、形態(tài)最美的鳥,名氣也最大,號稱“百鳥之王”,雄性叫“鳳”,雌性稱“凰”,合稱鳳凰。在中國遠(yuǎn)古時期最先叫做鳳皇,鳳凰中的凰,是中國古代為鳳皇所特別造出來的字。鳳凰在民間是祥瑞、吉祥、和諧的象征,有鳳凰現(xiàn)世,政治清明,天下太平一說。《山海經(jīng)》記載:“有鳥焉,其狀如雞,五采而文,名曰鳳皇”?!墩f文解字》中記載:“鳳之象也,麟前鹿后,蛇頭魚尾,龍文龜背,燕頜雞喙”。
3、麒麟
麒麟,亦作“騏麟”,簡稱“麟”,俗稱四不像,是傳統(tǒng)仁獸、瑞獸,與鳳、龜、龍共稱為四靈。麒麟是走獸之主,屬土德。民間神話說:天地誕生之初,飛禽以鳳凰為首,走獸以麒麟為尊。
又說,混沌初開之時有禽王鳳凰和獸王麒麟,有很多民族和姓氏都把麒麟當(dāng)做圖騰和祖神。
4、白虎
白虎也源于遠(yuǎn)古星宿崇拜,是代表少昊與西方七宿的西方之神,于八卦為乾、兌、于五行主金,白虎象征四象中的少陰,四季中的秋季。漢時讖緯學(xué)說興起,它的象征含義又多了軍兵、庚辛、義德,漢后道教將其吸納為護(hù)法神,稱監(jiān)兵神君。
虎,為百獸之長,威猛高大,傳說中降服鬼物的能力,使得它變成了屬陽的神獸,常常跟著龍一起出動,“云從龍,風(fēng)從虎”成為降服鬼物的一對最佳拍檔。
5、白象
大象,是陸地上最大的哺乳動物,其性情溫和,知恩圖報,幾千年來與人類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里,因“象”、“祥”諧音,因此大象被奉為瑞獸,在東方文明古國中享有崇高的地位。
南宋陸游有詩:“太平有象天人識,南陌東阡搗麥香?!毕蟊毁x予太平、和諧的意義。太平有象,也叫太平景象、喜象升平,形容河清海晏、民康物阜,象是中華傳統(tǒng)吉祥紋樣。
6、狴犴
狴犴,音[ bì àn ],又名憲章,龍之九子中排行第七,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瑞獸。形似虎,平生好訟,卻又有威力,獄門上部虎頭形的裝飾便是其形象。
傳說狴犴不僅急公好義,仗義執(zhí)言,而且能明辨是非,秉公而斷,再加上它的形象威風(fēng)凜凜,因此除裝飾在獄門上外,還匐伏在官衙的大堂兩側(cè)。每當(dāng)衙門長官坐堂,行政長官銜牌和肅靜回避牌的上端便有它的形象,它虎視眈眈,環(huán)視察看,維護(hù)公堂的正義。
7、蝙蝠
蝙蝠又稱為蝠鼠,在中國人眼中屬于瑞獸,這是因為蝙蝠的“蝠”與“福”同音,故在很多表示祝賀的圖案里都有蝙蝠的身影。蝙蝠造型在我國民族傳統(tǒng)裝飾藝術(shù)中,是相當(dāng)美妙的創(chuàng)造。
中國人用自己豐富的想象和大膽的移情手法,把原來并不算優(yōu)美的形象變得翅卷翔云,風(fēng)度翩翩。蝠身和蝠翅都盤曲自如,十分逗人喜愛。
8、嘲風(fēng)
嘲風(fēng),音[ cháo fēng ],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神獸,為龍生九子之第三子,常以其形狀作為殿角的裝飾。嘲風(fēng)形似獸,平生好險又好望,常用來象征祥瑞,臺角上的走獸是它的形象。
嘲風(fēng)象征吉祥、美觀和威嚴(yán),而且還具有威懾妖魔、清除災(zāi)禍、辟邪安宅的作用。在宮殿安置嘲風(fēng),也會使整個宮殿的造型既規(guī)格嚴(yán)整又富于變化,達(dá)到莊重與生動的和諧,宏偉與精巧的統(tǒng)一,它使高聳的殿堂平添一層神秘氣氛,
9、諦聽
諦聽,又稱“獨角獸”,“地聽”,“善聽”,乃九華山鎮(zhèn)山之寶,相傳為地藏菩薩坐騎,具虎頭、獨角、犬耳、龍身、獅尾、麒麟足。外形似龍非龍、似虎非虎、似獅非獅、似麒麟非麒麟、似犬非犬,可以通過聽音來辨認(rèn)世間萬物 ,尤其善于聽人的心,在名著《西游記》中有述說諦聽辨別真假美猴王的故事。
10、負(fù)屃
負(fù)屃,音[ fù xì ],是古代中國神話中的龍生的第八個兒子。身似龍,雅好斯文,盤繞在石碑頭頂。似龍形,排行老八,平生好文,石碑兩邊的文龍是其形象。
中國碑碣的歷史久遠(yuǎn),內(nèi)容豐富,它們有的造型古樸,碑體細(xì)滑明亮,光可鑒人;有的刻制精致,筆畫生動;也有的是名家詩文石刻,膾炙人口,千古稱絕。而負(fù)屃十分愛好這種閃耀著藝術(shù)光彩的碑文,它甘愿化做圖案文龍去襯托這些傳世的文學(xué)珍品。
11、鶴
鶴,即仙鶴。因為仙風(fēng)道骨,為羽族之長,在古代是“一鳥之下,萬鳥之上”,地位僅次于鳳凰,自古也被稱為“一品鳥”,寓意第一。在鳥類中,仙鶴擁有最顯赫的血統(tǒng),代表著長壽、富貴,傳說能享有幾千年的壽命。 鶴在中國文化中享有崇高的地位,特別是丹頂鶴,是長壽、吉祥和高雅的象征,常被與神仙聯(lián)系起來。不僅僅在中國,遠(yuǎn)至朝鮮和日本,人們也常把仙鶴和挺拔蒼勁的古松畫在一起,作為益壽延年的象征。
12、金蟾
金蟾又稱三足金蟾,在中國神話中,金蟾是吉祥之物,可以招財致富。
傳說金蟾能口吐金錢。古代有劉海(劉海是中國民間信奉的財神之一)修道,用計收服金蟾的故事,后來中國民間便流傳“劉海戲金蟾,步步釣金錢”的傳說。故事的梗概為:“呂洞賓弟子劉海功力高深,喜歡周游四海,降魔伏妖,布施造福世人。一日,他降服了長年危害百姓的金蟾妖精,在降服過程中金蟾受傷,斷了一腳,所以日后只余三腳。
13、金翅鳥
大鵬金翅鳥是天龍八部之一,也是佛教重要的護(hù)法神,它是一種聲音美妙的神鳥,在佛教經(jīng)典中稱為極樂凈土之鳥。大鵬金翅鳥又叫做“瓊鳥”,迦樓羅鳥,梵語意為羽毛美麗者。
大鵬金翅鳥于賢劫千佛中鎮(zhèn)伏天龍八部和龍類,待此賢劫結(jié)束時于上方世界中成佛。是三世諸佛智慧與方便的顯現(xiàn),包含著佛教密宗息、增、懷、誅四事業(yè)的深廣含義。
14、龍龜
龍龜,亦稱“赑屃”[bì xì],霸下,是中國古籍中記載的一種瑞獸,相傳為“龍生九子”之一,頭是龍,身為龜,為純陽之神獸,能辟邪、制煞、化沖、解厄、鎮(zhèn)宅、招財、聚財,是權(quán)力和長壽的象征。
龍龜有說由四大神獸中“玄武”演化而來,也有說由圖騰直接結(jié)合而來,它是以龜圖騰為主,龍圖騰為輔的一個復(fù)合衍生族徽,是一個氏族的象征。 相傳龍龜背負(fù)河圖洛書,揭顯天地之?dāng)?shù),上通天文,下知地理。
15、鹿
鹿,與“祿”字諧音,通祿。是政權(quán)和爵位的象征,也是國家繁榮昌盛的象征。人們都特別喜歡見到有多種瑞應(yīng)的仙鹿,以期“永享祿壽”。以鹿為瑞獸,象征吉祥長壽和事業(yè)發(fā)達(dá)。
神話傳說中說鹿是天上瑤光星散開時生成的瑞獸。鹿乃長壽之仙獸,千年為蒼鹿,二千年為玄鹿。常與神仙、仙鶴、靈芝、松柏、神樹在一起,出沒于仙山之間,保護(hù)仙草靈芝,向人間布福增壽,送人安康,為人預(yù)兆祥瑞。
16、馬
馬作為一種人間瑞獸,具有高效、快速、忠誠、友好的吉祥寓意,馬能夠令氣場變得和諧,提高人的工作效率,助人事業(yè)興旺,馬到成功。
17、貔貅
貔貅別稱“辟邪”、“天祿”,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一種兇猛的神獸,貔貅具有龍頭、馬身、麟腳,形似獅子,毛色灰白,身形如虎豹,首尾似龍狀,形色亦金亦玉,其肩長有一對羽翼,其頭生一角并后仰。
貔貅勇猛威武,它在天上負(fù)責(zé)巡視工作,阻止妖魔鬼怪、瘟疫疾病擾亂天庭。
18、蒲牢
蒲牢,音[ pú láo ],形似盤曲的龍,排行第四,平生好鳴好吼,洪鐘上的龍形獸鈕是它的形象。原來蒲牢居住在海邊,雖為龍子,卻一向害怕龐然大物的鯨。當(dāng)鯨一發(fā)起攻擊,它就嚇得大聲吼叫,希望借此趕走鯨。
人們根據(jù)其“性好鳴”的特點,“凡鐘欲令聲大者”,即把蒲牢鑄為鐘紐,而把敲鐘的木杵做成鯨魚形狀。敲鐘時,讓鯨魚一下又一下撞擊蒲牢,使之“響入云霄”且“專聲獨遠(yuǎn)”。
19、囚牛
囚牛,音[ qiú niú ],是龍生九子中的老大,形狀為有鱗角的黃色小龍。囚牛平生愛好音樂,是眾多龍子中性情最溫順的,它不嗜殺不逞強(qiáng),專好音律。
《治世余聞》有云:“囚牛,龍種,性好音樂”。明陳仁錫《潛確類書》記載:“囚牛好音,形琴瑟上?!?/p>
20、天獅
天獅,有別于現(xiàn)實中的獅子,也稱“狻猊”,是中國傳統(tǒng)瑞獸之一。天獅在中國神話傳說中是龍生九子之一,形似獅子,平生喜靜不喜動,好坐,又喜歡煙火,香爐上的腳部裝飾就是它的像。在古籍文本中,天獅除了“狻猊”這個名字外,又名金猊、靈猊,威猛勇悍。
21、吐寶鼠
吐寶鼠,是財神的誓言物,藏名“紐列”,是諸財神手中的銀鼠。吐寶鼠并不是鼠,而是類似于“鼠鼬”的動物,因此更為準(zhǔn)確的稱謂應(yīng)是“吐寶鼠鼬”。
22、玄武
玄武,是指二十八宿按東南西北分為四象中的北方玄武七宿。北方玄武于八卦為坎,于五行主水,象征四象中的老陰,四季中的冬季。漢時讖緯學(xué)說興起,玄武的象征含義又多了幽冥、壬癸、智德,漢后道教將其吸納為護(hù)法神,稱執(zhí)明神君,后為真武大帝。北方七星是斗、牛、女、虛、危、室、壁,其形如龜,稱玄武。
23、睚眥
睚眥,音[yá zì],在龍之九子中排行老二,豺首龍身,平生性格剛烈、好斗喜殺,是龍子的戰(zhàn)神。睚眥發(fā)怒時瞪起的兇惡眼神,也被古人用來描述“怒目而視”,“一飯之德必償,睚眥之怨必報”。古代武器上的刀環(huán)、刀柄、龍吞口便是它的雕像。這些武器裝飾了睚眥的形象后,更增添了懾人的力量。睚眥不僅裝飾在沙場名將的兵器上,更大量地用在儀仗和宮殿守衛(wèi)者的武器上,從而更顯威嚴(yán)莊重。
24、魚龍
魚龍,又稱鴟吻、螭吻、鴟尾,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神獸,為龍生九子之一。魚龍口闊噪粗,平生好吞,殿脊兩端的卷尾龍頭是其形象。形狀像四腳蛇剪去了尾巴,這位龍子好在險要處東張西望,也喜歡吞火。 相傳漢武帝建柏梁殿時,有人上書說大海中有一種魚,虬尾似鴟鳥,也就是鷂鷹,說虬尾是水精,噴浪降雨,可以防火,建議置于房頂上以避火災(zāi)。于是便塑其形象在殿角、殿脊、屋頂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