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長治潞安府城隍廟
坑爹的生活
潞安府城隍廟,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山西省長治市大北街廟道巷。
城隍——是古代神話傳說中守護城池之神。百姓把城隍爺視為城市的保護神,明代城隍信仰達到極盛,朱元璋大封城隍神,用意為“使人知畏,人有所畏,則不敢妄為”。按照明代對城隍的分封,潞安府城隍廟的城隍算是“監(jiān)察司民城隍威靈公”,官階為正二品。
長治府城隍廟又稱潞安府城隍廟。潞安府歷史悠久,秦始皇所置三十六郡,其中之一的上黨郡即為潞安府——長治市。蘇東坡曾說“上黨從來天下脊”是“與天為黨”,素有“得上黨可望中原”之說,是一座有著幾千年歷史的文化名城。
潞安府城隍廟始建于元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明弘治五年(1492年)、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重修。距今已有780多年的歷史了。
現(xiàn)存的城隍廟中大殿和角殿為元代建筑,寢宮、戲樓、玄鑒樓等為明代建筑,廊廡、耳殿為清代建筑。
城隍廟坐北向南,一進三院,占地面積12229平方米,建筑面積5175.03平方米,中軸線長達408米,沿著中軸線上南向北依次為六龍壁、宏門、木牌樓、石牌樓、山門、玄鑒樓、獻亭、中大殿、寢宮等構(gòu)成一座集元、明、清三代緊密有致、氣勢雄渾,具有重要歷史價值和科學研究價值的完整的古代建筑群,是全國現(xiàn)存已知的府城隍廟中規(guī)模最大、保存最好的。
每年農(nóng)歷四月十五,都會為了祭祀城隍神舉辦傳統(tǒng)廟會。
1986年8月公布為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6月國務(wù)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六龍壁
六龍壁,始建于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為青磚砌體一字型盒子形,由須彌座、六龍壁身、硬山壁頂構(gòu)成。領(lǐng)略了六龍壁的神韻,大家一定很好奇,可能大家見過很多龍壁,有一龍壁、三龍壁、五龍壁、七龍壁、九龍壁等等,六龍壁似乎與封建社會重奇尊陽之風盛行不太協(xié)調(diào)。這是為什么呢?
六龍壁的六條龍古樸蒼勁,肢體直立首尾相應(yīng),將六龍看作六豎,以六龍之體構(gòu)成了八卦中的上上卦——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乾為天,喻龍,象征純粹的陽,剛健有力。數(shù)字六為陰數(shù),屬陰。把這至陽又至陰的六龍壁作為城隍廟的照壁其實是希望城市的保護神城隍要風行剛?cè)岵?,更好的守護人們的家園。
宏 門
宏門是一個廟宇規(guī)模大小的象征,有宏門的廟宇大都規(guī)模宏大。宏門為重樓式建筑,下層磚砌基座,辟三門洞,拱券式,中門上方門楣書“宏門”;上層為磚木結(jié)構(gòu),平面方形,面闊、進深各三間,屋頂為重檐歇山頂,琉璃屋面。
石牌坊
石牌坊整體為漢白玉雕之,三間四柱式,懸山頂。坊額正面刻“瑞日祥門”,背面“威靈顯赫”。來自浙江的溫嶺,南派做法,精雕細琢,做工玲瓏。
木牌樓
木牌樓為七樓三開間四柱式,琉璃懸山頂。坊額正面“威靈顯赫”,背面 “神靈顯佑”,整體渾厚粗獷,頗具神威。
兩座牌樓,一南一北,風格迥異,相映成趣。
六龍壁到山門之間為原來的神道,目前這個區(qū)域為商業(yè)廣場,兩側(cè)商店林立,東側(cè)地方小吃一條街,是了解長治民俗民風的好去處。
“城隍廟,九里三;各種買賣在里面;上至綾羅和綢緞,下至?;\和馬鞭……”
城隍信仰的盛行帶來了城隍廟會的繁盛,幾乎每座城市每年都有一次甚至幾次大的廟會,規(guī)模之大往往雄踞各廟會之首。而且城隍爺生日,城隍奶奶生日也要舉行各種祭祀活動,伴隨著這些祭祀活動而來的是濃郁的商業(yè)氣息,演變成人們來城隍廟,其主要目的不是拜神而是為了買東西。潞安府城隍廟四月十五的廟會自然也不例外,這里還流傳著一個 “鉆錢眼”故事。
“鉆錢眼”故事
相傳,不知那年那月,在城隍廟里住著一個游走江湖的藝人。一天,這個藝人在城隍廟外表演變戲法,只見他手拿一枚銅錢,銅錢外圓內(nèi)方,向上一拋,錢落地,呼呼便由小長大,不一會變成車輪大小。那藝人向眾人一抱拳,笑道:諸位,此錢不可以拿回家的,先存放于此,待明日來取。說完便揚長而去。
夜半時分,當?shù)匾唤制ν跄撑軄?,見夜深人靜,又有此等好事,何不拿回家換幾個錢,也能當幾回酒喝,說不定還能換個大錢訛一房媳婦。于是乎,三步并作兩步走到銅錢邊,只見那銅錢閃閃發(fā)光,他撲上去使出吃奶的力氣,但銅錢紋絲不動,抬頭一望,只見方空錢里如同白晝,瓊樓玉宇,十七八的美女頻頻招手。那王某見有如此之美景,便像蒼蠅一樣湊了上去。頭剛伸進那銅錢內(nèi),只聽的一聲響,那錢眼便越變越小,眨眼功夫,便緊緊地套在了王某的頭上。王某用力掙脫,誰知越掙越緊。
至天明,王某上半身還牢牢套著,脫身不得。半響時分,只見那藝人踱步而來,笑嘻嘻的說道咎由自取,貪財如此。便要離去。眾人看王某可憐,又念及是街坊鄰居,便一起向藝人求情,王某更是點頭哈腰。
“看你能低頭思過,又念眾鄉(xiāng)里求情暫饒你一次”。藝人從懷里拿出毛筆蘸水沿錢眼一抹,那王某便脫落出來。藝人將銅錢裝起,向眾人一施禮便不知所終。但鉆錢眼的故事便在城隍廟里一代代流傳下來,這個故事還記載在清人沈起風的筆記體小說《諧鐸》中。
故事有趣,評語更有意思:“銀取諸艮,艮則不流;錢授以戈,戈則近殺;廉士守象形之戒,貪夫幸噬肉之占。豈知鄧氏銅山,塵埋餓鬼;石家金谷,血染游魂。作牛馬于半生,擲家園于一笑。鑿薪巖山三千金穴,何為其然?吊狼□市百萬錢奴,而今安在?”短短的幾句評語告誡人們,錢財是身外之物,萬萬不可貪之。
山 門
山門意為佛寺道觀的外門,或寺院的一般稱呼。過去的寺院多居山林,故名“山門”。通常寺院為了避開市井塵俗而建于山林之間,因此稱山號、設(shè)山門。后世造于平地、市井中之寺院,亦泛稱山門。一般有三個門,所以又稱"三門"。象征“三解脫門”,即“空門”、“無相門”、“無作門”。今之寺院或僅有一門,也可稱之為三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