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人的民族風情(3)
舊夏天
達斡爾族婚俗
新疆的達斡爾人主要聚居在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塔城縣的一些鄉(xiāng)村,人口只有6300多人(1997年的統(tǒng)計),是自治區(qū)人口較少的民族之一。就像他們獨特的民族文化一樣,也有著獨特的婚姻習俗。
在達斡爾族的民間,青年男女要想結為伉儷,首先要經(jīng)過媒人搭的喜橋。有意思的是,媒人去提親搭橋時,頭上要戴一頂帽子,帽子右邊掛一塊兒紅布條,手里還要拎著“提親酒”。別人一看這種裝束,就知道是到女方家提親說媒的媒人。媒人第一次去女方家提親,往往得不到明確的答復,因為女方家必須經(jīng)過一番認真的考慮。所以,媒人至少還得去第二次才知分曉。假如女方家認為這門親事值得考慮,女方的父母就要對未來的女婿進行一番必要的“考察”。此后,未來的新郎官要跟隨父母到女方家去兩次,接受未來的岳父岳母的考核,如同過去應考的秀才。第一次去,女方家主要進行“面試”。在女方家門口迎接他們的是一位長者,其實就是一位大“主考官”,他負責端詳年輕人的智能、教養(yǎng)和人品如何。當比較滿意時,才允許客人進屋并待為上賓,這說明這門親事已有了八九分成功的把握了。男方第二次去女方家時,則是在友好和諧的氣氛中商議完婚的日期和有關事宜。
達斡爾人和其他民族一樣,也以豐盛的酒宴、舞蹈、唱歌等形式慶?;槎Y,但有趣的是其具體形式又有不同于其他民族的地方。在舉行婚禮的前幾天,男方要帶上酒和肉去女方家認親,這種儀式叫“端盅”。在這儀式中,男女雙方在媒人的陪同下向女方的雙親和家庭成員一一敬酒、行拜禮,熟悉被此間的血緣關系和稱謂。
在婚禮的前一天,新娘家殺羊宰牛大擺喜宴,熱情招待前來祝賀的親朋好友,并唱歌跳舞,一直熱鬧到深夜甚至破曉天明。第二天,新娘家組織送親隊伍,護送新娘到婆家。新娘在一群男女青年朋友的簇擁下坐上送親的馬車,一路上歌聲、笑聲、呼叫聲不絕,走一路把喜慶的歡歌笑語撒一路。在送親的路上要唱“送親歌”,贊美新娘找到了好婆家,嫁給了好兒郎,祝愿他們幸福美滿,白頭偕老。
這一天,新郎家一大早就開始忙碌起來,準備酒宴。新郎穿戴一新,喜形于色,等待送親隊伍的到來。新郎家早已派出兩名素諳禮俗、辦事干練的小伙子,端著雙杯酒迎候于村頭。喜車一到,他們就迎上敬酒,為新婚夫妻祝福,隨即一同進村。喜車來到新郎家門口時,地上早已鋪好了地毯。新娘在伴娘的攙扶下,蒙著紅色的頭巾,踏著地毯緩緩邁進新家的門。進屋后,新郎親手掀掉新娘的紅蓋頭,讓新娘“亮相”。這時,人們向這一對新人身上紛紛拋撒五谷雜糧,祝愿他們婚后的生活甜蜜幸福,多子多孫,人丁興旺。然后,新娘步人洞房,由新郎的嫂子給新娘梳頭,表示新娘已被正式接納為新郎家族里的一員。與此同時,來賓紛紛入席,頻頻舉杯,暢飲喜酒,祝賀這對青年的結合。
第二天,還要舉行賽馬等傳統(tǒng)的娛樂活動,人們盡興玩耍以示歡慶賀喜。娛樂活動結束后,新郎要給岳父岳母準備酒肉等禮品,請送親人帶回轉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