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許昌特產(chǎn):禹州粉條
無關(guān)痛癢
禹州,素有“三粉之鄉(xiāng)”的美譽。三粉,即:粉條、粉皮、粉面。家家種紅薯,戶戶做粉條,是過去禹州農(nóng)村的真實寫照。如果從十六世紀末紅薯傳入中國算起,禹州制作紅薯粉條大概有四百年的歷史。
禹州紅薯種植面積大,有加工紅薯粉條的傳統(tǒng)。好紅薯磨出好粉子,好粉子才能做成好粉條。特殊的地理地貌,良好的種植條件,傳統(tǒng)的加工優(yōu)勢,為禹州市發(fā)展“三粉”產(chǎn)業(yè)奠定了良好基礎(chǔ)。
粉條好吃與否,主要在于制作工藝和原料選取。純紅薯粉做成的粉條口感最佳,再加上老式工藝,即手工制作,兩項條件促成了禹州粉條的優(yōu)良品質(zhì)。至今,禹州范圍內(nèi)許多廠家、粉坊仍保留著傳統(tǒng)的粉條生產(chǎn)技藝。這也是禹州粉條的一大特色。
數(shù)九寒天,滴水成冰,正是做粉條的最佳時機。制作粉條大致分為揉面、漏粉、撈粉和掛粉四個步驟,男女老少一齊上陣,由技術(shù)熟練的長者帶頭,每人負責(zé)一道工序,各司其職。
揉面,是漏粉條的關(guān)鍵。取干燥的紅薯淀粉倒入碩大的面盆中,邊加開水邊用木棒攪拌,待溫度下降至50攝氏度,加入干淀粉,便開始揉面。揉面是個力氣活,需要幾個壯年勞力共同協(xié)作,把沉在盆底的粉芡用力提起來揣勻。經(jīng)過了兩個多小時的反復(fù)揉揣,軟硬適中、均勻光滑的紅薯粉糊舒適地躺在大盆里,而揉面的師傅們早已經(jīng)氣喘吁吁,汗流浹背了。
接下來,揣好的粉糊不斷地放入漏瓢,瓢下面支口大鍋一直燒著開水。操作者左手端瓢,右手不停地錘打瓢沿,粉條就順著漏孔源源不斷地下入鍋中。瓢位置的高低和用手錘瓢的力度,都會影響粉條的粗細和口感。粉條的粗細取決于漏瓢離鍋面的距離,瓢高了粉條就細,瓢低則粉條粗。鍋里的水翻滾著,漏進鍋里的粉條要快速地撈起,依次放入裝有冷水的容器里冷卻兩次,使粉條之間互不粘連。最早漏粉條的瓢是木制的,靠人工用杵往下?lián)v,一天下來最多做150公斤。后來木瓢換成了鐵瓢,鐵瓢又被輕巧的鋁瓢取而代之。如今,漏瓢上面裝個電機,可以有規(guī)律地震動漏瓢。電機替代了人工操作,使粉條的產(chǎn)量增長了近10倍!時代總在向前,科技減輕了勞動強度,把農(nóng)民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脫出來。
冷卻后的粉條搭在竹桿上叫裝桿,裝好桿兒的粉條碼在旁邊的木架上,湊夠一車運往曬場。一排排的粉條懸掛、整理、捋順,經(jīng)過一夜的自然冷凍,粉條上滿是冰碴。第二天一大早,勤勞的農(nóng)民用木板拍打粉條,使其松散不粘連。淡黃的粉條沐浴在陽光下快速晾干。經(jīng)過這一凍一解,粉條的韌性更強了。
純手工制作粉條,費時費力,從早晨忙到傍晚,產(chǎn)量并不高。禹州農(nóng)村廣泛地流傳著這樣的歌謠:“要想忙,開粉坊,老婆孩子全用上?!北M管如此,禹州人仍樂此不疲,成為一種習(xí)慣和傳統(tǒng)。做出的粉條筋道、滑爽、口感極佳,遠近聞名。
每年下粉條,一般都邀請技術(shù)熟練的師傅帶頭,需要幾個壯勞力同心協(xié)作。常常是幾個家庭搭伙做粉條,他們一邊干活,一邊嘮家常,有說有笑,既減輕了疲勞,又增進鄰里感情,其樂融融。如今,很多工廠建起了冷庫,機械替代了手工操作,基本的制作工序一如既往??梢圆环旨竟?jié)地生產(chǎn)粉條,以滿足市場需求。
曬干的粉條極耐儲存,色澤黃亮,韌性好,拉力足,食之筋軟爽滑,老少皆宜。按形狀可分成圓粉條和寬粉條兩種,可以和很多食材完美搭配。食用前開水浸泡5-10分鐘,可冷拌、燜燉、熱炒、涮火鍋、炸丸子等等。
禹州粉條總是在寒冬臘月制作,臘月過完就是年,粉條是和過年緊密聯(lián)系的一種食材。所以,出門在外的禹州人,看見粉條就能想起老家的日子,想起老家過年時的種種習(xí)俗。
由粉條衍生出的各種美食出現(xiàn)在禹州人的餐桌上,誘惑著我們的味蕾,也滲透著幾百年的歷史積淀。最出名的要數(shù)“禹州燜子”,燜子是有著濃郁河南禹州地方特色的風(fēng)味小吃。泡好的粉條拌上紅薯淀粉,加入蔥花和水,調(diào)成稠糊狀,然后拍成圓餅放入籠屜,大火燜蒸至墨綠色??梢猿脽嵴粗{(diào)味,讓人垂涎欲滴,送入口中,別提有多爽;也可以放涼后切成薄片,經(jīng)過花生油的煎炸,放入蔥花、辣椒、芫荽,起鍋裝盤,焦黃伴著青翠,帶著點薯香,筋軟的口感,讓人停箸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