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飲食習俗(5)
瓊詩
地處秦巴山區(qū)的寧強縣盛產(chǎn)核桃,當?shù)刂谱鞯暮颂覠灎I養(yǎng)豐富,酥脆可口,是一種深受群眾喜愛的風味食品。最著名的店鋪要算寧強城內(nèi)的王紀福興老號,開業(yè)于清代乾隆年間,創(chuàng)始人姓王,無子嗣,臨終前將字號招牌和操作技藝傳授給得意門徒王文選,文選又傳給其子培祿,培祿傳妻何氏繼承,何氏傳其媳婦斯秀英。1900年庚子之變,慈禧太后與光緒皇帝逃來西安避難,漢中地方官員曾以此餅進貢給皇室享用。1942年國民黨兀老、當代著名書法大師、詩人于右任入蜀途中,品嘗后贊不絕口,從此王家核桃燒餅名聲倍增。其制作方法是用菜籽油、酵面加堿水和成面團,再制成餅坯,用“走棰”推動,搟成長條,上下抹上搗碎加有食鹽的核桃泥和菜籽油,用圓木棰從中間向下壓成凹形,放人鏊中烤熟即成。其色金黃,其味油香綿長。這種饃能代代相傳,經(jīng)久不衰,是因為它具有四優(yōu):經(jīng)濟、實惠、味美、方便。不用佐菜,立馬可吃,一個餅五、六角錢,兩個餅就可美餐飽腹,因而過往行人無不聞香停步,光顧店家。
包子以關中東部地區(qū)的“渭南時辰包子”最著名,它以皮薄餡香而受到城鄉(xiāng)廣大群眾的喜愛。時辰包子成名于清代光楮二十九年(1903)。說起“時辰包子”名稱的來歷,還有一段傳說。據(jù)傳,當時渭南縣城南村有個做包子的能手叫張坤,他作的包子油香綿潤,特別好吃,每天購買者絡繹不絕,--到午時就銷售一空。那時鄉(xiāng)下有個讀書人進城給有病的母親買包子,前兩次到包子鋪已是午時和巳時,都未買到,第三次他起得更早,趕到時正值辰時,終于買到了包子。他高興得借來店家筆墨,寫了一首小詩貼在包子鋪門口:“城里包子香又香,想買包子敬老娘。午時巳時都錯過,正當辰時才趕上?!币院笕藗兙蛯埨さ陌臃Q為“時辰包子”。到了本世紀30年代,渭南又出了一個做包子的能手,名叫王德本,他銳意鉆研技藝,博采眾家之長,包子的質(zhì)量遠遠超過了張坤,人稱“氣死坤”、“包子王”。他的包子用上等白面,豬板油,赤水大蔥、菜油炒面,加八味調(diào)料制成。雪白發(fā)亮,小巧玲瓏,底色金黃,形狀就像一項和尚帽子,吃起來肥而不膩,口味香醇。這種包子至今仍盛傳不衰,1982年在渭南地區(qū)飲食業(yè)風味展銷會上,被評為傳統(tǒng)優(yōu)質(zhì)食品。
馳譽三秦大地的秦鎮(zhèn)米面皮子與乾縣鍋盔、岐山掛面齊名,為關中三大著名面食。早在清末,位于終南山秦渡鎮(zhèn)的米面皮子就已出名,經(jīng)營的店鋪中較有名氣的要數(shù)藥王樓下的“皮鋪子趙家”和城隍廟前的“禿雁娃”皮子,均有百年以上的歷史。如今“皮子鋪趙家’'的第三代傳人趙克寬老人已年逾八旬,還在指導第四代人繼承其經(jīng)營特色。米面皮子的特點是色白光潤,筋、薄、細、軟,吃起來酸辣爽口。制作時先將大米淘凈,水浸1-2天后磨成米漿,加適量食鹽攪勻,再徐徐放人沸水中邊燙邊攪成濃米漿,盛入釀皮鍋(用金屬薄片沖壓而成的有幫、平底,圓形的炊具),雙手旋轉(zhuǎn),使米漿厚薄均勻,然后將鍋放入沸水中蒸熟,再放人涼水中晾涼,揭下米面皮,在其上涂上-層清油。再蒸時,鍋底抹菜油,舀人米漿。切皮子的鍘刀片長約半米,足有十斤重,據(jù)說好把式能把軟皮子切硬,把硬皮子切軟。著名作家賈平凹在他的《陜西小吃小識錄·涼皮子》中有一段維妙維肖的描寫:“賣皮子時不用稱,三個指頭一捏,三下一碗,碗碗份量平等,不會少一條,多一條也不給。加焯過的綠豆芽、加鹽、加醋、加芝麻醬,后又三指一捏,三條四條地在辣子油盆里一蘸,放入碗上,白者青白,紅者艷紅,未啟唇則涎水滿口。”現(xiàn)在涼皮子已成為城鎮(zhèn)居民的方便食品,西安掛秦鎮(zhèn)米面皮子招牌的店鋪就達八十多家,它雖然沒有登上“大雅之堂”,但卻以它經(jīng)濟、實惠、味美的特點贏得了人們的喜愛,不僅在酷熱的夏天人們爭相購買,就是在三九寒冬食客也不少。
“乾縣叉酥”是乾縣地方風味食品,也是當?shù)厝硕岁柟?jié)必吃的歲時節(jié)日食品。它比普通糕大,皮脆瓤酥,觸口即融,不咬不嚼便可落落下肚,且口齒余香不絕。據(jù)說安史之亂時,唐玄宗倉惶西逃,途經(jīng)興平,糧草斷絕,殺馬而食,士兵有用馬油制餅充饑者,其味甚躥(cuan方言,香的意思),后來便形成一種風味食品流傳到了乾縣。故而正宗的“叉酥”要用馬油和面,再用馬油煎炸,方有特異的奇香?,F(xiàn)今馬油稀貴,不易買到,多用上等菜油代替,其制法是用菜油和好面,加入蛋清,蘇打等,浸潤五、六小時,至油與面充分融為一體時,包入白糖、核桃仁,至油鍋煎炸。出鍋后的成品表皮澄黃,內(nèi)呈蜂巢狀,形似玉屑,到口即酥,余香回味不絕于口。50年代謝覺哉、郭沫若到乾陵視察,吃了“叉酥”贊為乾州一絕。